前言
近年來,腰椎間盤發(fā)病率居高不下,也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越來越多的朋友因工作壓力大、長期缺乏鍛煉、坐姿不良或經常彎腰等,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腰痛是大多數患者的發(fā)病前兆,如果不積極有效治療,會出現腰部鈍痛、酸痛、行走困難、腰部活動受限的狀況,嚴重者會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甚至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等。腰椎間盤突出真的拖不得!怎么辦?現在,有一種療法——不手術、不開刀、當場驗效,備受患者推崇認可,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它,這項厲害的技術,作為患者,你若不知道,那就虧大了!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大連世醫(yī)堂中醫(yī)主任邵明輝,為患者做最詳細的解讀。
第一
了解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
它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變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間盤內、外壓力平衡失調,導致腰椎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從而壓迫了腰椎內神經根、血管、脊髓、或馬尾神經所致。
第二
腰椎間盤突出的特點
1、男性多發(fā)于女性
2、發(fā)病年齡多為20至50歲
3、負重人群
4、司機為多發(fā)人群
5、好發(fā)部位:腰4—腰5,腰5—骶1
第三
腰椎20歲以后開始老化
大連世醫(yī)堂邵明輝主任指出,食物有保質期,我們的關節(jié)也有使用壽命,到了一定的年齡,關節(jié)處的軟骨就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引起骨關節(jié)炎。而人體的腰椎更是在20歲以后就開始慢慢老化,20歲之后身體就不再給椎間盤供血了,椎間盤的“青春期”是非常短暫的。久坐、運動過度、愛穿高跟鞋等都會給關節(jié)施加更多的壓力,加速椎間盤的老化。
椎間盤位于人體脊柱兩個椎體之間,是一種富于有彈性的膠狀物質,由多層纖維軟骨排列而成。椎間盤因為老化而變薄,彈性不如以前,椎間孔的大小和腰椎骨的結構也發(fā)生變化,這會壓迫到脊神經,繼而影響到大腿肌肉和膝關節(jié)功能。
第四
三個真實案例
A、 張先生跑開出租十幾年,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多處求醫(yī),療效卻不盡如人意。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
癥狀:腰痛、下肢麻木、疼痛,不能正常行走,長期行走和站立后癥狀加重。
B、三年級梅梅,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秀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練琴、畫畫、書法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導致這名小學霸“癱瘓”了,坐臥不寧。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
癥狀:雙腿麻木,腰部疼痛,下半身不能動。
C、電腦辦公族小李,長期在伏案用電腦工作,不正確的坐姿直接導致她無法正常站立。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
癥狀:腰部肌肉酸脹、疼痛,不能正常站立。
第五
遵循“不手術、不開刀”的治療原則下
如何治療?
對于很多人來說,一旦得了骨病就會伴隨終身,其實是因為患者沒有找對骨病專家,或者未采取正確的治療手段。大連世醫(yī)堂骨科邵明輝主任是邵氏中醫(yī)傳人,其識病之精湛,用藥之膽識。因懷有能使頸椎病、肩周炎、腰間盤突出、膝關節(jié)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坐骨神經痛、腱鞘炎、半月板損傷、強直性脊柱炎、滑膜炎…… “不手術、不開刀,當場驗效”這樣的絕技,被患者們贊譽為“邵三針”。邵主任經常說:“治病看的是結果。”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他還被患者稱為“骨病患者求醫(yī)路上的‘終結者’”。
診療現場
其實,邵主任能贏得患者一致推崇,除了這個歷經20余年考驗、經過邵氏傳承與實踐的經典名方外,還歸功于他辨得準、選好藥、對癥下藥的好醫(yī)術。邵主任說,術不在雜,貴在精準,藥不在多,貴在對癥,能給老百姓看好病的醫(yī)生,才是好醫(yī)生。中醫(yī)治骨病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望聞問切,辨證施治。
在中醫(yī)治療骨科疾病上他有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法——“中醫(yī)自愈療骨術”,讓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就算很嚴重的病情,只要有知覺,就能治!針灸是一種從古代《黃帝內經》里面就傳承下來的一種針法,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具有定位精確、直達病灶、預防粘連的作用,在減輕骨關節(jié)病患者的病痛、緩解頸肩腰腿疼痛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在對骨病進行針灸治療之后,再通過面診、手診辨證施治,一般都會用中藥湯劑、膏藥貼敷配合進行調理。邵主任認為,中醫(yī)辨證施治,標本兼治三部,“針刺、湯劑、貼敷”,對身體進行綜合的調理,能加強療效也大大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