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會生活的人,面對焦慮,急躁,喪氣時,會如何做?
焦慮,急躁,沒有耐心,喪氣,還愛哭。
總覺得,這是我們在當下這個節奏很快的社會里,很多人都有的常態。
常常因為很小的事,產生急躁,隨便的把這份急躁宣泄到身邊人身上,或者今天突然難過,喪氣,然后就心情不好不想學習不想吃飯。
我們每天都被自己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主導著。
(1)
放在以前,我也常常會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產生難過的情緒,情緒走掉之后,覺得自己怎么可以這么敏感矯情,像犯了錯誤一樣,自己心里責怪自己一頓。
再或者,回家和父母交流,他們喜歡講話很慢,經常會問自己過的怎么樣呀。
等等一切我當時看來很雞肋很浪費時間的問題,這時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急躁情緒上來,很不耐煩的搪塞著父母。
回頭想想自己做的很不對,就又在心里否定自己,責怪自己。
這時我意識到了自己對自己情緒的管理出現問題。
便嘗試著去做一些改變。
想著我們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和其他人成為朋友如何相處,那我們首先,可不可以先和自己成為朋友。
(2)
我們先來了解情緒。
我們太喜歡,把自己情緒上出現的一些問題,當成是自己的過錯,然后事后否定自己,怎么又生氣了?怎么又哭了?
覺得不應該或者極其的克制自己以后有這么反常的情緒出現,但往往我們極力的打壓,沒有任何效果。
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急躁,焦慮,打壓自己的信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人。
情緒的出現是正常的。
他是我們大腦中所儲存的經驗回憶和大腦與身體的相互協調與推動所產生的現象,因此,一個正常人有情緒是必然的,不僅如此,沒有某些情緒的人其實是有缺憾,不完整的人,其人生不是有欠缺,就是極其痛苦(《重塑心靈》)
當我們出現不好的情緒的時候,需要做的不是抵抗抗拒,和一味的壓制,是嘗試去接受他,了解他,不受他所控制,更不能由情緒把控自己。
(3)
情緒應該為我們服務,而不應該成為我們的主人。
這段話,我覺得還是蠻受啟發的。
情緒的出現,正式保證了我們有所學習的動力,每份情緒都有其意義和價值,不是指引我們一個方向,便是給我們一個力量,甚至兩者都兼有,如果我們沒有不甘心被別人小看的感覺,我們便不會發奮,正如如果我們沒有痛的感覺,便不會把手從手爐上抽回,如果我們沒有恐懼,生命將會變的機極其脆弱。(《重塑心靈》)
情緒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只是運用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和自己的情緒交朋友的意識,受自己控制。
但是如今,我們生活中或者家庭中,乃至自己的父母,其中有太多人,都陷入了迷茫苦惱中不能自拔。
并且意識不到自己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受情緒所控制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而不能成為駕馭自己情緒的主人。
(4)
我們太喜歡把自己身邊的一些事,或者一些不好的現象的出現,全都歸結到自己身上。
導致最后自己出現各種負面情緒,自己還意識不到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完完全全由情緒牽著自己鼻子走。
當我們意識到情緒這個問題,便需要嘗試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和情緒交朋友。
應該具備這幾點,讓自己保持清醒。
一,能夠隨時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是在怎樣的情緒狀態,是生氣開始難過等。
二,明白自己當下的情緒是如何來的,我們情緒的來源往往不是因為一個人做了什么事,而是內心的信念系統,清楚的了解自己本人的價值觀和規條哪里受到了冒犯。
三,認識負面情緒的正面價值和意義,可以很好的運用當下的情緒。
四,當我們現在所處的情緒,不能幫助自己獲得快樂的時候,要能夠使自己從中擺脫出來,進去另一種有幫助的狀態當中。
(5)
我們需要知道情緒也是我們的能力,我們可以和自己的情緒交朋友,而不是有他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往往改變都是從自己有了此方面的意識開始,最了解你的是你自己,只是自己要不要去嘗試著改變自己。
所以,嘗試和自己的情緒交朋友吧,別在做由他牽著鼻子走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