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育人,而人是極其復雜的生命體,因而人們對教育的解讀也就千姿百態。如何深刻地理解教育?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持續不斷地追問:教育需要什么?
教育需要尊嚴
教育作為一種行業,作為一種“自覺的文化存在”,當然需要尊嚴。教育的尊嚴,首先來自于教育的內在價值。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方式、活動領域,教育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價值,是任何其他活動、其他領域都無法替代的,這是教育有尊嚴的前提條件。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正是道出了教育的無比重要、無上榮光和無價尊嚴。
然而現實中,教育卻不是掌握物質資源的優勢行業。在功利的政績觀下,教育往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關鍵時刻甚至可以不要。如此,教育的尊嚴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值得慶幸的是,海門市委、市政府和百萬海門人民一貫尊師重教,將教育置于優先發展、快速發展的戰略地位,不僅大力度投入、大手筆扶持,而且在輿論、機制和政策上真正重視教育、傾斜教育,使海門教育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成為海門經濟社會發展中越來越亮麗的名片。
為了教育的尊嚴,海門教育人應該而且必須自覺擁有教育的自尊,這不但需要對自身價值的堅守,還要對理想自我的追求,在創新中探索,在實踐中研究,在崗位中奉獻,實現“教育強市”向“教育名市”的跨越。
教育需要理想
理想,就是對未來的想象或希望。理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更不是癡心妄想,它是有根據地、合理地對美好事物的構想與憧憬。
教育是培養人的,人的成就與理想有著直接的關系,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培養人的教育事業之所以被譽為崇高的事業,就是因為教育充滿著崇高的理想。
一個區域的教育不能沒有理想。海門由“教育大市”邁向“教育強市”的歷程,其實就是一次同心同德、實現理想的追夢之旅;而今由“教育強市”向“教育名市”的邁進,實質就是“追夢之旅”的再出發。
一所學校的發展不能沒有理想。學校是所處地域的文化高地,如果沒有從優秀到卓越的辦學目標,這樣的文化高地是難以構筑的。老百姓滿意的學校應該是孩子每天向往的理想學園、理想樂園、理想家園。
一個教師的成長不能沒有理想。優秀教師的首要條件就是有教育理想。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主題和內涵都不一樣,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沖動、愿望、使命感、責任感,才能擁有理想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播種理想的事業,只有當教育與理想真正相伴時,教育所培養的每一個人才會播下理想的種子,而只有孩子們都心懷理想,我們的民族才會真正有希望。
教育需要詩性
教育絕不是冷冰冰的說教、灌輸,也不是毫無溫度的分數、名次,更不是一味地考試、練習,教育是需要詩性的。
詩性,就是有詩人一樣的性情,有詩歌一樣的韻律;詩性,就是有詩篇、詩章、詩行一樣的美麗,有詩風、詩興、詩意一樣的境界。教育一旦擁有了詩性,就成為一種向往、一種力量、一種成功。
海門在向“教育名市”邁進的過程中,必須注入詩性的元素,可以更多地從人性、倫理、文化和審美的層面進行思考。首先,每所學校都要成為詩性的校園。詩性的校園應該是園林式的、人文化的,充滿感恩、生命、智慧和創造,特別是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要著力打造富有詩意的特色文化。其次,每一位教師都要構建詩性的課程文化。沒有課程就沒有教育。教什么、怎么教,作為教師,必須確立詩性教育的校本課程文化觀,致力于建設詩性課堂。再次,每一位學生都要過上詩意的學習生活。詩性教育是以學生的需要、學生的健康發展、學生的幸福成長為出發點的,我們應努力讓學生的每一天都過上詩意的校園生活,讓他們成為有“詩心”的人。
教育需要溫度
辦教育,人們過多地強調深度、廣度、高度、速度。其實,辦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更應該強調的是溫度。
溫度,即冷熱的程度。教育的溫度,不是裝模作樣的姿態,而是情暖人心;不是常規方式的重復,而是動之以情;不是例行公事的說教,而是曉之以理。教育是指向生命的崇高事業,沒有溫度,就沒有生命體征。
海門教育之所以得到了百姓的贊許,是因為海門的教育是有溫度的,是無比溫暖的。只有擁有了溫度,學生、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才會高。
帶著溫度,活化知識,才能真正讀懂學生、服務學生。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多做暖心的事,學生才愿意靜下心來讀書。比如,可以把書本中陌生的知識符號染上濃濃的生活氣息,讓學生觸摸到它的溫度,這樣才能以最貼心的方式,將知識和信息傳遞并根植于每個學生的心田。
教育需要融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對于引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深遠的影響。
所謂 “融入”,即自然而然地融化、融合、融會貫通,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植入,隔靴搔癢式地說教。對中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抓住“融入”這一關鍵詞,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充分考慮中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成長需求,區分層次、突出重點,注重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努力形成一個互相銜接、層次遞進的教育體系。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海門教育的重要任務。在教育實踐中,海門創造性地嘗試了“每月一事”“完美教室”“理想課堂”等行之有效的“融入”方式和“融入”方法。今后,海門將不斷探索“融入”的新途徑、新舉措,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