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胎盤超聲圖像
正常胎盤B超表現: 正常胎盤在超聲圖中實質呈中等回聲,光點細而均勻,胎盤后方由蛻膜、子宮肌層、子宮血管形成的“胎盤后復合體”,呈混合回聲。
胎盤在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超聲檢查是胎盤的主要檢查方法,它安全、方便且易行,通過它還能發現胎盤的各種異常癥狀,比如胎盤早剝。
2、胎盤早剝的超聲表現
典型的胎盤早剝超聲表現: 超聲表現為胎盤明顯增厚,胎盤實質回聲不均勻,胎盤血腫為增厚的胎盤實質內或后方見混合回聲包塊。
不典型的胎盤早剝超聲表現:
(1)胎盤與宮壁間較小的圓形低、無回聲,甚至在胎盤與宮壁間僅見窄帶狀、眉筆樣低無回聲,與宮壁分界欠清晰;
(2)胎盤僅局部增厚,內部回聲均勻;
(3)胎盤彌漫性增厚,回聲均勻增強,與肌壁間未見異常回聲。
3、胎盤早剝B超檢查方法
孕婦取平臥位,超聲常規檢查胎兒及附屬物,包括胎位、雙頂徑、股骨長、觀察羊水量及羊水透聲情況;
然后會仔細檢查胎盤的附著部位、形態、厚度、實質回聲等;并觀察胎盤母體面與子宮壁之間有無異常回聲,胎盤血供情況。
提醒:胎盤位置的描述按大部分胎盤附著的部位分前壁,后壁,左/右側壁。尤其是對附著子宮后壁、宮底及后壁的胎盤要多方位仔細掃查,以免漏診胎盤早剝。
4、胎盤早剝診斷
注意事項:
在診斷胎盤早剝時,除了超聲所見外,還應與以下病變進行鑒別,以免誤診。
胎盤附著處子宮肌瘤:此處子宮肌瘤形態為圓形或橢圓形的低或高回聲,邊界清,向內或向外突出,位置相對固定,CDFI 可見周圍探血流信號。此外,多數患者已知曉有子宮肌瘤。
正常宮縮:子宮壁局部收縮時胎盤變厚局部隆起,其后方無血腫形成,而且局部改變可隨著子宮局部收縮的消失而消失。
胎盤內血池:在胎盤絨毛中心無絨毛處,胎盤內近圓形無回聲區內見細密的點狀強回聲從側壁快速流入。
胎盤邊緣出血:是邊緣靜脈撕裂照成的低壓性出血,表現靠近胎盤邊緣的胎膜與子宮肌壁間的液性暗區。
它的治療原則和胎盤早剝不同,一旦確診,在檢測血腫、凝血功能及主要臟器功能變化的同時,積極給予抑制宮縮,止血及糾正貧血治療,盡可能延長孕周。
版權聲明:本文為公益性學習交流平臺,歡迎廣大粉絲投稿,所轉載文章均已標明作者和來源,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