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要說什么比較容易控制,但是你可曾注意到:在關(guān)鍵場合中,你的身體語言“說”了什么?或是“不小心說”了什么?如何看懂職場上老外“身體語言”傳達的意思?臺灣《經(jīng)濟日報》刊登了一篇署名陳麗卿的文章,題目是:看懂職場身體語言。
根據(jù)麻省理工學(xué)院(MIT)人體互動實驗室主持人艾力克斯·潘特藍(Alex Pentland)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跟人互動時,經(jīng)由非語言訊號如姿勢、笑容、聲音高低等等,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往往比口說的訊息更正確。由于肢體不容易說謊,因此,由身體所傳達出來的訊息,被潘特藍稱為“誠實訊號”(honest signals)。
就像有些人力資源主管會從求職者的身體語言,像是“握手力道”、“雙手擺放在桌子底下”、“不經(jīng)意把玩頭發(fā)”等姿勢,判定對方真正的個性或狀態(tài),并影響決定錄取與否。當你瞭解“身體語言”是洩露訊息的“窗口”,并且也是建構(gòu)個人魅力的基礎(chǔ),那么,不只要學(xué)會正確使用身體語言,還要學(xué)會如何解讀,才能提升你的“非語言溝通判斷能力”。
你可從以下常見“手部語言”入門:
——用手指輕輕觸摸脖子前方(包括脖子本身、項鍊墜子、衣領(lǐng)等):說明對方感到不安,或者對你的想法持不同意或懷疑態(tài)度。
——用手捂住嘴或輕觸嘴唇或鼻子:對方想隱藏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手指頂住太陽穴:代表對方正在仔細斟酌你說的話,或此問題讓他傷透腦筋。
——用單手托腮,表情顯得無趣、眼睛無神:透露對方覺得無聊;但如果表情顯得興致盎然,則是表示對你的接受與欣賞。
——輕輕撫摸下巴:對方正在思考、做決定。
——手握成拳頭:說明對方小心謹慎,情緒有些緊張或不佳。
——手插在腰上,四指向前:透露對方懷有敵意或質(zhì)疑,或者隨時準備投入行動。
——用手輕揉耳朵或置于脖子后方:透露對方心里已經(jīng)有些不耐,可能不想再聽你說下去。
——用手玩頭發(fā):代表已經(jīng)難以專心,或者無安全感。
——用手指敲擊桌子:說明對方無聊或不耐煩,或暗示你,可不可以快一點。
身體語言不只表現(xiàn)在手部,身體的姿勢也常顯露出來:
例如談話時,對方雙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說明此人內(nèi)心緊張、防衛(wèi)、持保留,或不愿表露心跡;若是在談判場合看到這種姿勢,則說明對方對你缺乏信任或持評估保留的狀態(tài)。
此時,表示坦誠、開放、信任的手勢就能有效地幫助你克服此一情況,建議你:不妨手掌朝上地攤開雙手,你所透露出的意思是說:“我沒有任何隱瞞,并且沒有任何心機,請放心。”順便遞上任何一件東西,像一杯咖啡,一份資料或一支筆,都足以讓對方解開雙手,進而敞開心扉,談判就能順利進行。
【原載臺灣經(jīng)濟日報/陳麗卿/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