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才剛認識
盡管有4000人參加5月26日至27日的上海相親世博會,但余斌并不指望在這些人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26歲的余斌是一名警察,他說自己是個保守的人,希望找一位有“傳統美德”的女性。他雖然跑來參加上海最大的相親會,可成功的幾率不大。他更傾向于同事或是父母介紹的婚姻。小余說,30年前父母就是這么來的,還挺管用的。
而在相親世博園的另一邊,黃梵熙和她的媽媽一直在爭執著。今年25歲的小黃(Fancy這個名字是她自己取得)還有兩年就要步入剩女的年紀了。她的表親們都已經結婚了,所以她的父母倍感壓力。小黃的媽媽對此非常焦急:“我女兒有時說她情愿自己買房子,自己獨居,亂彈琴!”
小余和小黃只是上千位在這個中國現代婚姻市場中觀望的兩個個案。而在相親世博會上不乏婚戀助手。在一個舞臺上,一位身著櫻紅色迷你連衣裙的美女正在主持一場公開相親對話。一位單身漢走上臺去向12位女嘉賓獻歌一曲,而女嘉賓人手一個牌子,牌子一面是笑臉,另一面是苦臉。同時在其他處,許多速配活動也在進行中。婚介所也竭力拉攏單身男女簽約參加婚配活動。而這些婚戀中介網站在中國也異常火爆。其中一個名叫佳緣網的網站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在擇偶問題上像其他事情一樣發生著變化。儒家思想強調結婚成家遠比單身獨居對社會的意義大。盡管包辦婚姻早在1950年就被禁止了,但父母和同事們依然不遺余力在新世紀撮合著新人們(有些依然如此)。
近來這樣的做法開始減少,尤其是在主張自由婚戀的城市里。此時又適逢中國人口結構的巨變,中國的男女出生比例開始失調(男女出生比例為1.18:1),這就意味著到2020年就會有2400萬單身漢。而隨著女性在社會經濟上獲得更大的自由,她們在挑選丈夫時會變得更加挑剔。
作為一個傳統的人,小余依然滿懷希望。在談到未來的另一半時,他說:“我們只是還沒有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相遇。”而其他的單身漢就顯得不安定多了。上個月“百萬富翁十城尋佳偶”在華南城市廣州舉行。11位中國百萬富翁支付高達500萬元(約合79萬美元)的婚介費尋求幫助。他們其中的一位身價上十億,對女方提出了特別的要求:年紀在20到26歲,體重在50公斤(110磅)以下,處女。到目前為止,有五千名年輕的女士前去應征。
【附注】 1. dreaded:adj. 令人畏懼的,可怕的; 2. leftover woman: 剩女 3. bizarre:adj. 奇異的(指態度,容貌,款式等) 4.佳緣網:國內著名的婚戀交友網站之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征友效果極好的婚戀網站之一,通過有效的互聯網平臺和線下會員見面及大型的相親聯誼會,為廣大單身人士提供一個嚴肅、高效、安全的交友平臺。 【Tips】 這篇文章談的是中國的婚戀現實,所以很多地方都采取異化法來處理。比如:Mr Yu 和 Ms Huang,譯成”小余“、”小黃“更貼切;It’s so bizarre,因為是為人母所說,所以譯成”亂彈琴“更符合中年婦女的形象; 12 female contestants則譯成目前國內流行的說法:12位女嘉賓。凡此種種,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