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麗薩·史密德斯博士主持了一項課題,這項課題考察了嬰幼兒分別在半歲、一歲半以及二歲大小時的飲食習慣與他們8歲大小時的智力發育情況的關系。
該課題對7000多名兒童的一系列膳食模式進行了比較研究,這些膳食模式包括了傳統的和現代的家庭自備食物、嬰兒即食食品,母乳哺育以及隨時可吃到的東西或垃圾食品。
史密德斯博士說:“在孩子兩歲的時候,腦組織發育需要食物提供豐富的營養,我們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什么樣的食物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我們發現,兒童在半歲時有母乳哺育,并且在一歲半和二歲時通常進食的是健康食物——如豆類、奶酪、水果和蔬菜,他們八歲時的智力測試得分要高出平均值2分。
而那些在出生后的前兩年經常吃一些像餅干、糖果、飲料和炸薯條的兒童,八歲時的智力測試得分要低于平均值2分。
我們也發現嬰兒即食食品對六個月大的嬰兒有一些害處。但是,對二歲大的嬰兒卻有一些好處。“
史密德斯博士聲稱,這一研究強化了在兒童至關重要的成長時期為其提供健康膳食的需要。
“兒童智商的的差異不是非常大,研究證明,從半歲到二歲這個年齡段的膳食模式對八歲時智商影響雖小,但值得我們注意。重要的是,我們要考慮到孩子們的食物對他們的長期影響。”史密德斯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