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大地震是印度洋板塊向歐亞大陸俯沖造成的,表明印度洋板塊開始進入活躍期。印度洋板塊與歐亞大陸相抵,大地震的活躍期和平靜期是交替輪回的,在發生的空間上也有遷移,比如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地震就是交替活動的。
某一地區的地震經歷了活躍期后就會趨于平靜,但平靜是積累能量的過程,然后再次活躍;此地區平靜,則彼地區活躍;而平靜也是相對而言,并不是一點地震也沒有。印度洋板塊的上一個地震活躍期是1988年至1996年期間,我國云南麗江地震就是上一個活躍期的產物,經過了將近10年的平靜,它現在又開始活躍了。
世界上有2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亞洲南部、西部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亞洲東南部、東部和東北部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這2個地震帶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就是:板塊極不穩定,極易容易發生地震。而且,世界上地震有80-90%是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亞洲難免會有這麼多地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