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3 15:34:12
一、關于京瓷哲學
“作為一個經營者,如果自己沒有卓越的思考方法和人生觀,職工絕不會凝聚起來。為了出色地經營,首先自己應該樹立起高層次的思考方法、人生觀和哲學。”
為什么要讓全體員工接受京瓷哲學呢? 我舉個登山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首先,重要的是決定自己準備攀登什么樣的山。因為根據自己要登的山,要準備的東西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爬一座小山,像去郊游那樣的便裝就可以了。可是,比方說要是想爬冬天的八甲田山,從防寒用具的安排到露營的準備等,必須做好冬天登山所需的一切準備工作。如果要是想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話,連攀巖的技術都不能缺少。也就是說,根據目標的不同,所應準備的用具和想法也都不一樣。
京瓷哲學是為了實現遠大目標而必需的裝備。
二、京瓷的經營理念
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三、以心為本的經營
京瓷公司是從一個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信譽和業績的街道小工廠起步的。當時,它所擁有的只是僅有的一點點技術和相互信賴的28名員工。
為了公司的發展,每個人都竭盡全力。經營者也拼命工作,不負眾望;員工們相互信任,不圖私利私欲;以在公司工作為榮,盼公司發展壯大。這就是京瓷的經營之道。
雖然常言說人心善變,但同時也沒有比人心更為可靠的東西。正是以相互信賴、緊密相連的“心”為基礎,才有了京瓷今天的發展。
四、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潤
作為企業,不追求利潤就無法生存下去。追求利潤既不是什么可恥的事,也不會違背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自由經濟的市場上,通過競爭決定的價格就是正當的價格,以這個正當的價格堂堂正正地做生意所賺得的利潤,當然就是正當的利潤。在嚴峻殘酷的價格競爭中,只有為追求合理化,提高附加價值而付出不懈努力,才能贏得利潤。
不積極地為順應顧客的要求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光靠投機和不正當的手段,貪圖暴利,夢想一下子發大財,這樣的經營觀點風行于世,但京瓷公司的經營之道是:自始至終堅持光明正大地開創事業,追求正當利潤,多為社會作貢獻。
一個組織在運營管理上最為重要的是,這個組織的各部門負責人是否由真正有實力的人來擔任。
所謂真正有實力的人,是指不僅擁有恪盡職守的能力,同時人格高尚,值得尊敬與信賴,并且愿意為了大家的利益而發揮自己能力的人。一定要建立起這樣的組織環境,要給這樣的人提供出任組織負責人的機會,并要讓他們能夠充分施展才能。如果依靠實力主義進行運營,這一組織便會不斷得到強化,并進而成為全體員工謀福利的組織。
在京瓷公司,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不是看工齡或者資歷,而是看他所擁有的真正實力。
六、重視合作伙伴關系
京瓷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建立心心相印、相互信賴的伙伴關系,并以此作為事業的基礎。因此同事之間,經營者與員工之間并不是縱向的從屬關系,而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到一起來的同志關系,這也就是說這種橫向的伙伴關系在京瓷成為最基本的關系。
京瓷能有今天的發展,并非來自于那種仰仗權力和權威而發號施令的上下級關系,而是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們,為了公司的發展而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
正是因為同事之間作為合作伙伴而結成了相互理解,相互信賴的關系,才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
七、以純潔的心靈來描繪愿望
如果沒有以純潔的心性來描繪的愿望,就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即使抱有強烈的愿望,如果是因私利私欲而產生的話,也許能夠帶來一時的成功,但這樣的成功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與世間道理相反的動機而產生的愿望,越強越會與社會發生碰撞與摩擦,結果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敗。
要想把成功長期地持續下去,其描繪的愿望和熱情必須是純潔的。換而言之,滲透到潛意識里的愿望純潔與否,那才是問題的關鍵。持有純潔的愿望,堅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愿望一定會實現。
八、純樸之心
所謂純樸之心,就是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由此保持謙虛謹慎的姿態。
有能力的人,性情急躁的人,自我意識強的人,往往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即使聽了,也會反駁。但是,真正能夠上進的人,應該懷有純樸之心,經常聽取別人的意見,經常自我反省,正確認識自己。有了這樣的心性,這個人的周圍就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聚集,這樣力量凝聚,就能夠使事業順利發展。
九、始終保持開朗之心
不管遇到多么艱難、多么痛苦的事,自始至終地保持明朗之心,抱著理想和希望堅持不懈地奮斗,這才造就了今天的京瓷。
人生充滿光明和希望。時常抱有“我將迎來輝煌的人生”這種念頭很重要。絕不牢騷滿腹,消極處世,或者憎恨別人,嫉妒別人。因為這會使人生變得黯然無光。
說來也簡單,對于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并為之積極奮斗,這才是使工作、人生順利發展的首要條件。
十、為伙伴盡力
在人的行為中,最美好而寶貴的,莫過于幫助他人。雖說一般人往往首先考慮自己,但實際上,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內藏以幫助別人為人生最大幸福的想法。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在一個嚴冬,美國發生了一起飛機墜機事故。一個男人在自己將獲救的瞬間,把率先獲救的機會留給了身邊力氣用盡的女性,而自己卻沉入水中。
人類的本性原來是如此的美麗。
正因為我們心存盡力幫助伙伴的同志關系,并不惜付出努力,所以才構筑起了強大的集團。
像物質可以分為可燃物、不燃物和自燃物一樣,在人的類型中也存在著點火就可以燃燒的可燃型的人、點火也不能燃燒的非可燃性的人以及靠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干一番事業的人,必須具有自我燃燒的熱情。高中棒球隊那些從內心里熱愛棒球的年輕人們,以進軍甲子園球場為遠大的目標,齊心協力生氣勃勃地刻苦訓練。從他們的身影中,能感受到他們未來的希望和蓬勃的活力。他們是能夠自我燃燒的自燃型的團隊。
要想自我燃燒,除了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之外,同時還要抱有明確的目標。
十二、熱愛工作
做成事業,需要極大的能量。這種能量靠自我激勵、自我燃燒來獲取。
自我燃燒的最佳辦法,就是熱愛工作。無論什么工作,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并最終完成,將會產生巨大的成就感與自信心,從而引發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欲望。如此反復,對工作就會更加熱愛。這時,任何努力也會不覺其苦,就能取得杰出的成果。
只要把自己的心境調整到這種狀態,就能取得輝煌的成功。
十三、感悟事物的本質
通過對一件事物窮其究竟,我們能夠體悟到真理和事物的本質。所謂窮其究竟,是指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一件事物上,抓住問題的核心。擁有對一件事物窮其究竟的體驗,就可以通曉其他所有的事情。
即使乍看很枯燥的事情,也要把賦予的工作奉為天職,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定會找到真理。
一旦懂得了事物的真理,那么不管做什么,不管身處何種環境,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一事通曉萬事通。
十四、成為漩渦的中心
工作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做的,要與上級和部下,以及周圍的人們一起齊心協力來干。
這種情況下,自己首先積極主動地工作,并影響推動其他的人,這樣一來,周圍的人自然而然地前來協助你。這就是所謂“在漩渦的中心工作”。
公司里到處都翻卷著工作的漩渦。如果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如果老以別人為中心,而自己只是在一邊跟著轉的話,將體會不到工作的真正快樂。
必須自己成為漩渦的中心,積極地帶動周圍的人一起工作。
十五、直言相諫
為了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工作,與工作相關的人們,彼此之間必須毫不客氣地指出發現的缺點和問題。
對事物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必須以“什么是正確的”為基準,講真話,直言相諫。已經發現了缺點和問題,卻擔心被他人討厭而不敢大膽指出,只想保持和氣,這就大錯而特錯。
即使唇槍舌劍,也要拿出勇氣,把彼此的意見講清講透,在此過程中,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相互信賴關系,并把工作做得更為出色。
對某事要作決定時,哪怕夾雜一點兒私心,判斷都會受影響,結果只能是倒向錯誤。
人的想法往往容易偏向利己,如果大家都把對對方的關心和同情拋在腦后,而把一個“私”字放在首位,那么就得不到周圍人的協助,工作也不可能順利地進行。而且,這樣的想法,會使團隊的道德觀念衰退,活動能力減弱。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斷捫心自問,是否克制了利己心,是否遵循正確的做人準則,是否夾雜著私心。必須一邊自問自答,一邊對事情作出決斷。
十七、平衡的人格
所謂平衡的人格,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方面是,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從邏輯上追根究底,以求徹底弄清事物的真相,就是所謂合理主義;另一方面又要待人親切,處事圓潤。兩方面兼備,合成一種平衡而成熟的人格。
只具備卓越的分析力,只強調行為的合理性,過分清高的人得不到周圍人的協助,大家或許會認為他是個好人,但這樣的人并不能將工作扎實推進。能任大事者,除了具備科學家的合理性之外,還必須具備一種品德,一種人格魅力,使別人愿意為他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十八、體驗重于知識
“知”與“會”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從預測陶瓷燒制時的收縮率這個例子中就能明白這一點。根據參考文獻上的知識,在相同條件下進行燒結,理應得到相同的結果,但實際結果卻每次都不盡相同。書本上的知識、道理,與現實中發生的現象并不一樣。只有以經驗來驗證,也就是說,必須經過親身體驗才能弄清事情的本質。
不管是營業部門還是管理部門,這一點都完全相同。只有以實際經驗為基礎,才能掌握和活用知識和理論。
十九、貫徹信念
做事過程中,會有各種障礙,能否戰勝障礙,其結果也會大不一樣。
想做什么新事情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反對意見或各種障礙。有些人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會輕易放棄。但取得輝煌成績的人,都是那種堅持以崇高的理想為依托的信念,擊破所有障礙的人。那些人把障礙看作是一種磨煉,迎難而上,高舉自己的信念大旗前進。
貫徹信念需要莫大的勇氣,如果沒有這種信念,就做不出有創造性、革新性的工作。
二十、做事要言出必行
人們常把“埋頭苦干”作為一種美德,可在京瓷,我們強調的則是“言出必行”。
首先,要主動地毛遂自薦:“這件事我來做。”這就意味著你在向大家宣布,自己已成為了該工作的中心。這樣發自內心和周圍的雙重壓力能夠使你振奮,同時通過不斷地給自己施壓,實現目標將會更有保障。
抓住晨會、會議等所有機會,主動地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清楚地說明,說出來的話不但能夠激勵自己,還會成為實際行動的動力。
我們從事工作時,必須具有能看得到結果的心理狀態。
最初的夢想或者愿望,在大腦中經過數度反復思考,這樣做如何,那樣做又該如何,不知不覺之中,夢想和現實的界線便會逐漸消失,尚未著手的事情在腦海中也會產生實感,并由此而逐漸生出自信。這便是所謂的“看得到結果”的狀態。
如果不深思熟慮到這種“看得到結果”的狀態,就無法實現沒有先例的工作或創造性的工作以及較為困難的工作。
二十二、心想事成
事情的結果是根據心里描繪來決定的。如果心里總是這樣想“無論如何都要成功”的話,就一定能夠成功,“可能不行,也許會失敗”的想法占據心里時就會失敗。
心里沒有呼喚過的東西,所求之物就不會接近自己,現在自己周圍所發生的所有的現象都只不過是自己心靈的反映。
所以我們心里不應該有憤怒、懷恨、嫉妒、猜疑等,不要在心里描繪一些帶有否定性、陰暗的東西,而應該時常抱有夢想,在心里描繪積極的、美麗的事物。只有這樣做才有可能“心想事成”。
二十三、度過時刻反省自己的人生
人要想提高自身,就要經常謙虛地、嚴格地反省自己每天的判斷和行為到底在“人格上正確不正確,有沒有驕傲自滿”,需要時常告誡自己。
只要讓自己返回到原點,反復地反省自己,“不要做骯臟的事”“不要做那么卑怯的事”,這樣就不會做錯事。
我們每天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容易失去自我。為了不失去自我,要有意識地養成反省自己的習慣。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進步。
1.什么是企業經營者最需要的?
“當今時代最需要的就是從根本上思考‘人為什么活著?’”“盡管它像沙漠中灑水一樣虛無,也像湍流中打樁一樣困難。但它是從根本上決定著人們的思考和行動。否則,我們將陷入無止境地追求錢財和名位而疲于奔命。我希望,每人能帶著美好一點、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2.人生態度能影響管理和企業嗎?
“人的生活經歷,取決于‘人生態度’。人生態度不同,就有高尚與卑鄙的分別。一切為了錢,將最終成為商業丑聞的主角。人越有才華,越相信自己有很強實力,越容易走上不知其危的失敗不歸路。因此,人生品格修煉對事業、企業都是十分重要的。”
3.什么是人的品格?
“品格是由先天的性格和后天的理念組成的。而后天的理念、思想、哲學是做人的準則,準則對與錯在決定人的品格好與壞,而品格的好與壞決定了人生的成與敗。要提高心性的尊貴,要追求人間正道的做人準則。品格的形成,是通過完成工作實現的。”“工作完成又受品格好壞決定。所以完善工作不如完善品格更根本。”
4.是什么造就了人一生的成就?
“人生成就是由思維方式、工作激情和業務能力這三個要素組成。”“起決定作用的要素是思維方式。何謂思維方式?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有好有壞,有積極與消極,因此有正值又有負值,它從正100到負100。而激情、能力都是0到100。三個要素的乘積,才是人的成就。”
5.什么是稻盛哲學的原點?
“這個原點就是‘正確地做人準則’。這是基于人類與生俱來的良心,并以此衍生出社會基本的倫理與道德。它使人不會迷失方向,是企業經營指針,也是人人必須遵守的判斷是非的標準。”
“我的經營,是‘以心為本’的經營,就是在企業建立一種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中心的經營。”“世界上沒有比人心更易變、更不可靠的東西,但是只要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系,也沒有什么比人心更牢固、更可靠。”
6.什么是我們辦企業的目的?
“企業經營者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和意義,從而能制訂出光明正大、顧全大局的崇高目標。具體說:就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的幸福,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是謀求全體員工及其家屬的共同利益。”
7.什么是企業經營的基本出發點?
“實現銷售額最大,經費支出最小”是京瓷創業時稻盛的基本理念,一直堅持到今天。為此,創辦組織了完全獨立核算的“阿米巴”小集體。“在其經營中,實行‘單位效益時間核算’。這與通常說的“成本核算”不同,而是先獲取訂單,在訂單前提下生產,以投入最少,集中全力追求創造價值最大化。‘阿米巴組織’是通過明確責任,確保細節透明公開,形成可以徹底檢驗效益的經營體系。”
8.什么是經營者應有的境界?
“我的觀點與中國道教遵循的‘道法自然’觀點相近,即要以基本的道德觀、倫理觀為前提去辦事。我是企業經營專業的外行,但我本著這一思想經營企業一輩子,也獲得了事業的成功。如果我當初學了經營學,想到的只是贏利,甚至想到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一味通過人際關系去贏錢,一切為了少吃苦多獲名利,那也就沒有今天。我就是從做人的道理出發,提出我自己的經營哲學,并做到與全體員工共享。我始終如一得地去做,悟出道理就記在本子上,始終保持自己追求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