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菜,不就是沒有長大的大白菜嗎?”“娃娃菜應該是一種特殊的蔬菜。”“娃娃菜,是大白菜的一種,一些人用白菜芯冒充的,那不是娃娃菜。”種種說法,莫衷一是。
娃娃菜
娃娃菜就是大白菜的一個品種
據介紹,國外并沒有“娃娃菜”這一概念,“娃娃菜”這一名詞屬于“中國制造”。上世紀90年代末,國人開始鐘情于一種從國外引進易長側芽的大白菜品種,通過去頂促側芽生長,取側芽(娃娃)供食用,由于這種大白菜娃娃迷你可愛、口感脆甜,故而被親切地稱為“娃娃菜”。
正是先有了“娃娃菜”這個概念,有了市場需求,為了擴大生產規模,科研和推廣人員不再用大白菜側芽生產娃娃菜,而是特地將一些外形美觀、小株型、可密植、耐運輸、耐貯藏的大白菜品種選為娃娃菜的專用品種,從而保證娃娃菜產品整齊一致,實現了產業化。由于娃娃菜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界之前沒有具體的定論,可以說,市場上銷售的娃娃菜產品是由特定娃娃菜品種剝除外葉和部分球葉之后的白菜芯加工而成,有品質優劣之分,無真假之說,但不是所有的白菜芯都可以加工成好的娃娃菜。因此,單純地認為“剝了菜葉只剩下菜芯的大白菜不是娃娃菜”,這樣的說法并不準確。
據了解,較理想的娃娃菜產品標準為葉球直徑8~10公分,葉球高18~22公分,上下等粗,心葉嫩黃。目前,在我國,娃娃菜主產區主要位于云南、甘肅、河北張家口壩上等高海拔高原、高山冷涼地區。
大白菜
同屬大白菜,娃娃菜身價居高不下,有何原因?
如今,不管是在菜市場還是超市,躺在塑料袋里經過包裝的娃娃菜在一溜大白菜堆里倍顯金貴。相較于普通大白菜,娃娃菜的價格也能高出三四倍,而且,消費者絡繹不絕。
與一般大白菜相比,由于娃娃菜的生長周期相對較短,一般都在45~50天,因此病蟲害也較普通大白菜少,在生長過程中施用的農藥量自然也少,更加綠色、安全;另外,娃娃菜的纖維含量較少,營養物質含量更加豐富,因此口感也就更好。賣高價,自然不在話下。
而長期以來,作為與中國毗鄰的白菜生產大國——日本和韓國在白菜的食用上與我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韓國的大白菜主要用來做泡菜,日本也以冷菜為主,而中國人更喜歡將白菜用作煲湯的食材,娃娃菜的香甜無疑迎合了國人的口味。
價格相差那么多,在購買時,我們該如何區分娃娃菜和大白菜呢?
1、從色澤:娃娃菜的葉子嫩黃,白菜由于品種不同,如果是白菜心,就會黃中帶白,就算很多大棚防止大白菜見光以造假,但是大白菜的葉子顏色也跟娃娃菜的自然色澤不同。
2、從外形和表面:娃娃菜的葉基較窄,葉脈細膩,而大白菜的葉子葉基和葉脈都比較寬大。
3、從包心:大白菜包心生長比較緊密,其葉子皺縮程度嚴重,呈扭曲狀。娃娃菜葉面比較平整,葉子卷曲花紋也很精致和小巧漂亮。娃娃菜葉較直,白菜心葉子向里彎曲。
本是同根生,味道大不同
【蓮花白菜包】白菜的三種形態 by 糖小餅
【蓮花白菜包】白菜的三種形態的做法步驟
1. 粉絲1小把,香菇4朵用清水泡發。
2. 白菜小心地將根部切去一些(為了去除根部不干凈的地方)但是依然保留一點點根部。以保證白菜形狀不散。然后從距離根部1/3處下刀橫切段整棵白菜。
3. 切下來的白菜根每片葉子修剪成近似三角形的花瓣,洗凈。
這就做成了白菜的第一種形態:蓮花
4. 切下來的另外2/3部分的白菜葉子一片片扒開至剩下一個白菜芯(白菜芯因為葉片較小沒辦法用來包餡。所以留用)。
5. 扒下來的大片葉子洗凈后放入煮開的水中浸泡(不需要再煮。泡到變軟了就行)。
這是為了做白菜的第二種形態:白菜包的外衣
6. 剩下的白菜芯和做蓮花修剪下來的部分根部葉片全部切細條。
這是白菜的第三種存在方式:做餡
7. 火腿也切成跟白菜差不多大小的細條。
8. 泡發好的香菇也同樣切細條。粉絲切斷(跟其它材料長度差不多即可)。
9. 把切好的火腿,粉絲,白菜和香菇混合均勻。取一些擺在泡軟的白菜葉子上。
10. 像包春卷一樣包起來。收口朝下放在盤子中。
11. 白蓮先用水煮一下至半開。再擺入盤子中央。表面撒一層細鹽,一點點糖和白胡椒粉。上鍋子蒸25分鐘。蒸好以后在表面淋上香油即可。
石鍋豉椒娃娃菜 by 月亮晶晶
石鍋豉椒娃娃菜的做法步驟
1. 娃娃菜整顆放水里泡一下,洗凈,甩掉水份。用刀把根部老皮削掉(不要把根部切掉切,否則娃娃菜會散開的)
2. 先豎向一切為二豎,再切三刀成條狀。
3. 鍋中放油燒熱,放入娃娃菜煸炒至軟。
4. 加一大勺豆豉醬。
5. 把野山椒(小米椒)放入,再加一點兒糖,炒勻,離火。
6. 石鍋燒熱,把炒好的娃娃菜倒入立刻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