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平均為2.9%,低于2012年的3.2%。然而根據IMF的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6%,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最終將顯示出復蘇的跡象,而主要的新興市場雖然仍增長強勁,但預計增幅會低于之前的預測。
換句話說,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將全球經濟從去年的懸崖邊緣拉了回來,雖然在新興市場開始占據經濟發展最快國家的位置時發達經濟體冒著引發反向沖擊的風險,但發達經濟體仍然是掌控大局的一方。
“這種轉變正在導致緊張局面,新興市場面對增長放緩和全球金融環境改變的雙重挑戰。”IMF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
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可從2013年十大最出乎意料商業故事中得到體現。拿墨西哥億萬富豪、前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盧(Carlos Slim Helu)來說,他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將首富位子讓給了比爾·蓋茨(Bill Gates),后者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常客,創紀錄地13次問鼎全球富豪榜。
斯利姆通過建立并發展一個老式的聯合企業帝國發家,其業務跨越多個領域,例如電信和水泥。今年,在墨西哥當局引入了一項憲法修正案,斯利姆的企業帝國有可能遭到分拆,進而對其財富造成沉重打擊。墨西哥是個正在崛起的國家,該國采取了一系列行動來招徠外國投資者,建設更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市場,而摧毀大公司的壟斷地位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是,雖然斯利姆有著大把機會在其它新興拉美國家開疆擴土,比如巴西和阿根廷,但對前巴西億萬富豪埃克·巴蒂斯塔來說,情況卻不是這樣。過去一年,巴蒂斯塔的幾家大宗商品初創公司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由于作出了不切實際的產量保證,而業績大范圍未達到預期目標,他的個人凈資產從2012年3月估計的300億美元縮水至不到5億美元,
巴蒂斯塔財富的大幅蒸發中,重頭戲發生在10月,當時他陷入困境的石油公司OGX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這是拉美歷史上金額最大的債務違約案,披露的總債務高達48億美元。幾周后,巴蒂斯塔的造船公司OSX也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總債務價值約23億美元。雖然巴蒂斯塔遭遇在很大程度上與巴西經濟從繁榮增長開始走向停滯的情況驚人地一致,但是要說他的沒落是這個國家經濟減速的結果,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他的失敗只能怪他自己。
與斯利姆和巴蒂斯塔不同,其他億萬富豪對于2013年擁有更美好的回憶。2月,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攜手巴西首富豪爾赫·保羅·雷曼(Paulo Lemann),以280億美元收購了亨氏公司(Heinz)。雷曼畢業于哈佛大學,已經在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和漢堡王(Burger King)中取得控股股權。巴菲特做任何事情都不三心二意,他在雷曼身上看到了達成這項完美交易的完美合作伙伴品質。
或許未來會是這樣的一番光景:來自富裕國家的企業家們與新興市場中的企業家結成同盟,以實現共同的目標。
斯利姆失去全球首富寶座、巴蒂斯塔商業帝國潰敗以及巴菲特和雷曼的收購交易都入選了2013年十大最出乎意料商業故事。
譯 陳岳林 校 李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