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炎夏天,人們喜歡大杯喝飲料,大杯喝冰啤,特別是現在熬夜看足球世界杯大賽時。可是您知不知道,如果您的腎功能不全,這樣的豪飲是很危險的?但遺憾的是,腎病的知曉率很低,甚至全球只有不到5%的公眾了解腎臟的位置及功能!因知曉率低,很多人腎功能已不全了,卻不知自己有病,以至一被發現,就已是腎衰終末期(尿毒癥)!
采訪專家: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腎臟科 主任醫師、教授 趙衛紅
1 腎臟是排污樞紐 腎臟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尿的生成和排泄,像工廠的排污樞紐一樣,將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
腎臟位于腰部,形如蠶豆,左右各一。每個腎臟中有100萬~200萬個相對獨立的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一個腎小體和一條與其相連通的腎小管組成。每個腎小體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兩部分。
腎小球為血液過濾器,它是一團毛細血管網,其血管微小動脈壁是過濾膜。當血液進入腎臟流經腎小球時,血液經濾膜過濾后,除血細胞和蛋白質外,其余物質均隨水分被濾至腎小囊腔內,然后又被灌注進了腎小管。
濾液(原尿)流經腎小管時,水分中對機體有用的物質,如葡萄糖、水、鈉、鉀、氯等,又被選擇性地重新吸收回血液;對機體無用或有害的大量的人體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磷酸根等,絕大部分隨尿液被排出體外。有研究表明,腎臟排泄的人體代謝物高達300多種。
大量血液每時每刻地流過腎臟,經腎小球“過濾”后,污物和雜質被濾出,“合格”的血液重新流回體內。如此這般,維持著人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確保人體內環境的穩定。
如果腎臟出了問題,體內代謝的廢物、水分不能排出,就會損害體內的各個臟器,引起腎性高血壓、腎性腦病、腎性糖尿病、腎性腹水等,甚至機體內環境紊亂而危及生命。
2 腎臟遭遇“時尚殺手” 近十幾年來,腎病已被醫學專家公認為是“常見病,多發病”。 為何現在腎病發病率會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殺手”1:現代生活方式
(1)時尚美食:現代人聚餐機會增多,常吃下過量的大魚大肉及海鮮,美食無度,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泄負擔;吃炸薯片、方便面等,讓人不知不覺吸收過量的鹽分,導致血壓升高,從而誘發腎病;軟飲料和運動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后體內酸堿度明顯改變,長期過度攝取,腎臟會因負擔加重而增加損傷概率。
(2)緊張生活:過度勞累和腎病無直接關系,但人在疲勞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抵抗力特別容易下降。
很多人還會因工作緊張而不重視感冒等感染性疾病,而醫學發現,引發急性腎炎的病人中,上呼吸道感染的約占60%-70%。上呼吸道引起的急性腎炎中,又以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最多見。原因是免疫復合物隨著血液循環,到了腎臟時,會沉積到腎小球的基底膜,從而對腎臟造成損害。 感染引起的急性腎炎,有的會變成慢性,所以,
職場精英們如果出現感冒等病癥,一定要及時治療。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腎盂腎炎。引發慢性感染后,不易治愈,可能發展成為急性尿毒癥。
-“殺手”2:不適當用藥和亂補保健品
個案:一位患者腹瀉,治愈后發現尿少了,浮腫了,一查,腎功能不全了。究其原因,發現是抗生素惹的禍。
中國醫師協會腎臟病醫師分會專家諶貽璞教授曾對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1993年-2007年住院患者的急性腎衰竭進行過調查,發現,急性腎衰竭的發病原因近1/3源于藥物。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輕微腎機能衰退者,最容易受到具腎毒性藥物的侵害。
在腎毒性藥物中,抗生素占首位;再則是去痛片、消炎痛、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藥物。如果濫用止痛藥,如,隨便用藥和加大劑量,或任意延長服藥時間,容易引起腎損害;排在第三位的是造影劑。
近年臨床不斷發現,服用某些中草藥(包括中成藥)也可引起腎功能損害。
請千萬不要“感冒就吃抗生素,止痛藥物隨意服,偏方草藥特輕信,忘卻‘是藥三分毒’”!
個案:馮先生血脂稍高,聽朋友推薦,服一種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可是服了4個月后,出現了面部浮腫等癥狀,被診斷為急性腎傷。
個案:長期服用蛋白質粉的李女士,前不久腿部開始浮腫。醫生告之,因蛋白質粉是大分子蛋白,過多攝入會導致腎功能損傷。
如果亂吃保健品,攝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營養素,就會出現過量、中毒情況,增加腎臟負荷,甚至是傷害。要進補,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缺什么補什么。
2 腎臟遭遇“時尚殺手” -殺手3:富貴病
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率逐年增高,這是腎病發病率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因為當您得了高血壓、糖尿病的那一天起,您的腎臟的損害就隨之而來了。
(1)腎病和高血壓是孿生兄弟
個案:王女士兩年前在體檢中發現有高血壓,仗著自己才30多歲,身體底子好,加之沒有不舒適的感覺,沒有重視。今年開始出現煩躁、晚上睡眠不好等感覺,到醫院一查,確診為高血壓、腎功能不全。一旦繼續惡化,將發展成尿毒癥。
目前“高血壓引發腎病的統計比率”在我國還是一個空白,但可以肯定的是,臨床上90%的腎衰患者合并有高血壓,高血壓與腎病的密切程度,絕對不亞于孿生兄弟。原因是,人體是一個大的血循環系統,而腎臟是由微小血管組成的臟器,是全身血管狀況的一個典型“縮影”。長期高血壓,作為一個大環境,可以導致腎臟這個小環境的緩慢改變,如引起腎缺血性改變,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受損等。
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可發生不同程度的腎臟改變,所以高血壓患者不能只盯著心血管內科,也要看看腎病科。
(2)腎病是糖尿病的并發癥
糖尿病與腎臟的關系極為“親密”。
患上了糖尿病,進而就會患上腎病,因為腎臟的血液供應十分豐富,人體約四分之一的血液是供給腎臟的,當血糖升高時,腎臟就被浸泡在很高的糖分中,加之腎臟內血壓很高,這樣糖分就很容易侵襲腎臟,造成對腎臟的傷害。
(3)腎病和痛風緊相隨
個案:一位經銷部經理在一次宴請應酬后,腳拇指關節很痛,吃點止痛藥好些了,但以后常有腳拇指關節疼痛的不舒適感。上醫院檢查,診斷為“痛風和痛風性腎病”。
個案:一位患者聽說多吃海鮮有壯陽的功能,于是每頓飯都少不了蝦蟹一類的海產品,有時一吃就是半斤以上,漸漸感覺非常疲倦,并出現關節疼痛。
吃,怎么會吃出腎病呢? 海鮮等,是高嘌呤食物。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嘌呤代謝紊亂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當尿酸鹽在血中濃度呈過飽和狀態時,尿酸鹽析出結晶可沉積于腎臟,造成腎實質損害,這就是“尿酸性腎病”,又稱為“高尿酸血癥腎病”。
近些年人們飲食結構發生變化,海鮮等高嘌呤食物攝入增加,再加上肥胖體重者猛增,因此“痛風性腎病”發病率也顯著上升,有人預言,痛風和痛風性腎病很快將成為常見病。
3 腎病是隱性殺手 個案1:小陳,35歲,1.80米的大個,因患尿毒癥,在當地醫院腎內科接受透析治療,并籌錢排隊換腎。
他30歲時,查出患高血壓,沒當回事,沒想到,高壓很快維持在150左右,怎么也降不下來了。去年再次到醫院檢查,結果給他當頭一棒:血肌酐指標嚴重超標,他患的是終末期腎衰竭(尿毒癥)!
個案2:小周,30歲。偶爾得了一次感冒后,感覺渾身乏力、頭暈、胸悶。當地醫生告訴他患了腎病,他打死也不信,于是到省城再做檢查,“維持原判”!
為什么小陳一查出來就是尿毒癥?原因是,腎臟的代償功能極其強大,即使腎臟功能已經損失了50%以上,病人仍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因此一旦發現時,病情很可能已經發展到“終末期”了。
為什么小周打死也不相信自己患的是腎病?原因是,大家對腎臟病的知曉率太低了。
腎臟病并不可怕,如能早期診斷,并予恰當治療,腎臟病變可以減輕或停止發展。可怕的是沒有及時發現,讓其走向了尿毒癥,一旦走向尿毒癥,就得靠血液透析生存,甚至要做腎移植了。那如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呢?抓住腎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1)水腫:腎性水腫的特點是水腫首先出現在皮下組織比較疏松的部位,如眼瞼、顏面等;然后是下肢,常見踝部到腳面,嚴重時遍及全身,以致出現腹水、胸水。
(2)小便異常:正常人尿量平均為每天1500毫升,每天4-8次。如在沒有發熱、大量出汗、大量飲水的情況下,小便量出現驟減或陡然增多,應警惕是否存在腎臟病變。
尿液的顏色是腎臟功能的“晴雨表”。當它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混濁如淘米水時,都要警惕腎臟問題。
當尿液中有泡沫,尤其是細小不易消失的泡沫,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較多(正常尿液一般不含蛋白),需進一步檢查排除病理性蛋白尿。
若年輕人睡前沒有飲水較多,但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腎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
(3)高血壓:如有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應及時檢查腎臟。
(4)腰痛:如果腎區酸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甚至腎絞痛,排除骨科病外,應注意是否是腎臟病變。
(5)貧血:腎臟分泌紅細胞生成素,如減少可引起貧血。所以,當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要做腎功能檢查。
其他還有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容易疲勞、皮膚瘙癢、干燥、脫屑并呈黃褐色等非特異性癥狀。在尿毒癥早期,患者往往有頭昏、頭痛、乏力、理解力及記憶力減退等。
最關鍵的是,希望大家定期到醫院做檢查。當您患糖尿病或高血壓時,最好每年能查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等。
更積極的方法,當然是遠離腎臟的“時尚殺手”了!(李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