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紀念劉和珍君》 @任天涯
2. 魯迅遺書——
(一) 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 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 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 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
(五) 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 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 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東東槍
3. 只還記得在發熱時,又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死》 @陳詣文
4. 人的生活的第一著是求生,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于戰斗,只得一同滅亡。
——《傷逝》 @曹夢迪
5.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后無路可走。
——《彷徨》 @何匙
6.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绷耍恢酪咽俏甯鼘⒔鼤r候。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祝福》 @陳先生
7.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戰士與蒼蠅》 @胡麗文
8. 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
——《看鏡有感》 @Roonherzog
9.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非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搓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吶喊》自序 @金源
10. “早”
——《三味書屋》 @卡卡
11.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秋夜》 @段阡
12.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藥》 @劉新征
13. 只有那暗夜為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里奔波。
——《明天》 @崔翰存
14. 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無花的薔薇》 @boatcloud
15. “阿Q!同去同去!”
——《阿 Q 正傳》 @chercher
16.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摩羅詩力說》 @澹臺牧風
17. 人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故鄉》 @Steven
18.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熱風》 @張唐
19.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 @YeungKc
20. 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這也是生活》 @Tracywang
21. 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 @艾靜逸
22. 一看見短袖衫,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而已集·小雜感》 @吳寒
23. 橫眉冷對千夫指。
——《自嘲》 @騰兒飛(張新強)
24. 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影的告別》 @Jing
25. 一個都不原諒。
——《死》 @張揚
26. 廣平兄,我是你的小白象呀!
——魯迅致許廣平 @匿名
27.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朝花夕拾》 @Sean
28.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友邦驚詫論》 @李子彥
29. 我沉默著,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野草》前言 @程幸平
30. 做奴隸雖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贊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南腔北調集·漫與》 @吳勝男
31. 從來如此,便對么?
——《狂人日記》 @胡登輝
32. 孔乙己大概或許已經死了。
——《孔乙己》 @李寬龍
33. 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電的利弊》 @趙勇
34. 活該。
——《論雷鋒塔的倒掉》 @李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