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證監會發審委將審核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在希努爾男裝的招股說明書中介紹稱,“張國立先生為本公司獨立董事,正高級教授,國家一級演員。”如果希努爾男裝順利過會,那么A股市場將迎來第一位影視明星獨立董事。
明星倉位縮水千萬 根據招股書顯示,張國立在1999年至2008年8月近十年間,一直擔任希努爾男裝股份有限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而在公司2008年度股東大會通過的《關于獨立董事薪酬的議案》顯示,張國立擔任獨立董事的年度津貼為5萬元(含稅)。但張國立并沒有持有股份,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是公司希望提升品牌形象的一種方式,張國立的獨董也有些“友情客串”的意味。
和張國立一樣,由“代言人”轉而結緣資本市場的還有籃球巨星姚明,而和張國立的“友情客串”不同的是,姚明代言合眾思壯產品并最終成為其原始股股東。然而,今年上半年股市差強人意的表現卻讓這些明星大腕們也無奈地和普通股民一樣,手頭資產大幅縮水。
資料顯示,2007年12月18日,合眾思壯董事長郭信平向姚明轉讓了37.5萬元的股權,使之持有股份67.5萬股。然而,在合眾思壯伴著姚明的“星光”上市后,股價在今年4月8日一度上沖至歷史最高點113.98元。那時,姚明手頭37.5萬元的股票頓時變成了7693.65萬元。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大盤震蕩回調,合眾思壯的股價也在調整中出現了“腰斬”,截至昨日收盤,合眾思壯報49元,姚明手頭的股票市值已經縮水至3307.5萬元。盡管如此,但姚明遭遇“腰斬”的賬面收益仍然不菲。
和姚明同樣慘遭市值縮水的還有華誼兄弟的明星股東們。一部《唐山大地震》并沒有為華誼兄弟的股價帶來太大的起色。華誼兄弟的股價從剛上市的91.80元高點,直線下降至昨日收盤的33.88元。雖然中間華誼兄弟放出過每10股轉增10股派發現金3元(含稅)的超大“紅包”,但對于像馮小剛、黃曉明、李冰冰這些持股明星而言,手頭的市值已經縮水千萬了。
真假名人引起爭議 當然,明星炒股的爭議聲也從未停過。其中,一位名為“郭冬臨”的自然人便因為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而引起投資者的爭議。
資料顯示,這位“郭冬臨”從2007年起先后持有中兵光電、盾安環境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均躋身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并從中獲得數千萬收益。而在2009年年報數據中,“郭冬臨”又是時代科技、金城股份、山下湖、中電廣通、ST洛玻5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有股份超過400萬股,市值數千萬元。今年一季度,“郭冬臨”從這5只股票中撤離,進入到次新股新綸科技當中,成為第五大流通股股東。
然而,這位“郭冬臨”是否是演員“郭冬臨”卻存在爭議,有意思的是,這些頂著“明星”名字的A股“炒手”卻經常出入有重組題材的概念股,其中包括見證ST黑龍(現ST國中)復牌首日1004.08%飆漲的“陳好”,埋伏浙江東方連續漲停板之前的“鄧婕”和“徐帆”。同樣在股市中顯現的“名人”還有陳小藝、朱軍、牛莉、湯燦、蔡振華、陳寶國、黃宏、陸毅等。
追星買股非常危險 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機構投資經理告訴記者,“有些投資者會以為,有明星出入的股票總有些‘特別意味’,這些明星可能會因為事先得到‘消息’而入駐該股,如果跟風進入也能享受到股價未來上漲的喜悅。因此,便有了股市追星族,但這種想法是非常盲目和危險的。”
該投資經理指出,首先拋開這些名人究竟是‘真名人’還是借名人名字炒作的爭議,有些名人是在公司上市之前便擁有其股份的原始股股東,其持股的成本價非常低,即使股市下跌也不會對他造成太大的損失,而股民如果跟風進入,踏不準時點便會賠個血本無歸。因此,炒股還是要注重公司業績,明星效應只是一種非常短暫的概念炒作,對公司業績沒有本質上的提升價值,可以成為投資者茶余飯后的談資,但不足以成為持股建倉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