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火星表面的了解要比我們生活的星球的地幔要多。地表下僅僅30公里(19英里)-倫敦中心和希思羅機場的距離-大陸地殼變成了地球的地幔,一個有些地方厚達2900公里(1800英里)的包裹地球熔融外核的地層。
在地球海洋的下面,地殼可能只有5公里(3英里)厚。然而這微不足道的距離又可能遠達幾光年,因為我們對于我們星球的這個關鍵部位知之甚少。
比如,這下面是否有我們想的更多的水?幾十年來,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的海洋可能是由于彗星撞擊地球表面產生的。但是現在像西北大學的Steven Jacobsen教授的一些人認為地球地幔的巖石可能也在其中起了一部分作用;特別是一種叫做尖晶橄欖石的富鎂硅酸鹽。
“我嘗試問一些關于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這樣的大問題,”他說道,“我研究巖石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可以通過它們回溯時間。“ Jacobsen已經嘗試在實驗室復制那種在數百公里下形成的尖晶橄欖石,但是直到他加入水分才成功。
就像Jacobsen解釋的那樣,偶然發現的從幾百萬年前從火山口噴出的含有塊狀尖晶橄欖石的鉆石的表明礦物質含有與他在實驗室重新合成出來的樣品一樣多的水分。尖晶橄欖石可以儲存比之前想的十倍之多的水分-說明可能有海量的水分仍然在我們身下的地幔巖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