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處流,錢往熱處砸,本周物聯網的投融資動向非常鮮明,其中智能家庭2個,人工智能2個,醫療健康3個,而且后者還是牽扯到10億美金的收購案。
無人機創業項目“致導科技”宣布獲得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信天創投領投。
致導科技目前旗下已推出首款產品TransDrone A4變形無人機,該產品是一款可變結構、易于折疊收納的四旋翼無人機,折疊后的三圍尺寸僅297*207*102毫米,擺放面積比一張A4紙還小,凈重不超過1500克。內部結構方面,由于A4利用了超高集成度的航電設備和控制算法,因此其飛行穩定性相當之高,能在旋翼無人機上搭載ADRC自抗擾控制器,解決無人機的“避撞”痛點。
TransDrone A4的研發團隊均畢業于北航,有近十年專業無人系統的研發經驗。目前已在京東眾籌。
國內虛擬現實創業公司“焰火工坊”宣布獲得1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APUS領投,豐厚資本跟投。至此,焰火工坊估值或達1億元。
焰火工坊成立于2014年10月,技術團隊曾負責暴風魔鏡的早期軟件開發工具,CEO婁池為資深媒體人,CTO王明楊曾任暴風魔鏡產品軟件研發總監。融資主投方APUS由前360副總裁李濤創立,是安卓桌面類軟件公司,最新數據顯示其用戶系統總用戶數突破2億。
對于本輪融資,焰火工坊CEO婁池表示,焰火工坊未來會繼續加強移動VR(虛擬現實)軟件技術研究,完善之前的開發工具、工具類應用和游戲。
家用太陽能電池板公司Bright宣布獲得4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First Round Capital、Felicis Ventures、Max Levchin、Patrick Collison以及一些YC的合伙人。
Bright成立于2014年4月。針對發展中國家過高電費的問題,Bright提出了通過免費上門安裝+月付費使用的方式,將環保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板推廣到廣大貧困地區的家庭中。但由于Bright自己不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因此需要和生產商簽署合約,然后雇傭承包工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安裝,從用戶那里獲得的收入也會和生產商進行分成。據悉,創始人Jonah Greenberger表示Bright將率先在墨西哥地區開始運營,其目的是希望所有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都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使用廉價電,取代原本高昂的電費開銷,也不用花費較高的購買安裝成本。
對于本輪融資,Bright方面表示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充團隊,提升財務能力和優化太陽能軟件,讓Bright的合作方也可以銷售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波士頓公司生產的智能家居機器人Jibo剛剛宣布完成1100萬美元的戰略融資,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推向市場。
Jibo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學生Cynthia Breazeal所研發,外觀非常可愛,但是與軟銀公司推出的智能情感機器人Pepper相比,Jibo在功能性上還不是那么完美。
去年夏天展示的Jibo僅僅具有與人溝通和跳舞的功能,并且749美元的高昂售價讓許多用戶都望而卻步。但是,Jibo的官方表示,將會對Jibo機器人進行一系列的優化,使其能與人們很好的互動,比如處理提醒、拍照、點餐等日常瑣事和發郵件、連接物聯網設備等工作事宜,除此之外,還會增添一些類似Pepper的功能,比如簡潔易操作的互動界面、幫助老年人同家人聯系、使用網絡規劃用戶的日常路線等等。
智能家居企業歐瑞博(下面簡稱ORVIBO歐瑞博)日前宣布已經完成78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之星、虎童基金、MTK(聯發科)等。ORVIBO歐瑞博CEO王雄輝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打造智能家居生態鏈布局,更廣泛地與傳統家電企業合作,給傳統家電廠商提供完整的硬件智能化解決方案。
ORVIBO歐瑞博于2014年初獲得軟銀賽富 (SAIF) 一千萬元的A輪投資,團隊曾推出多款受用戶喜愛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智能家居產品,包括智能插座S20、紅外遙控器Allone和智能燃氣報警Kepler等。
印度醫療搜索公司Practo宣布獲得9000萬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Google Capital、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跟投。
Practo有兩種業務模式,第一種是搜索門戶,把病人與醫生、醫療機構連接起來。Practo的第二種業務模式是提供的診所管理軟件Practo Ray,幫助醫生管理病人信息。目前,除了在印度本土外,Practo的業務已經擴展到新加坡、菲律賓的馬尼拉,這兩個城市的80%醫生在使用該公司的搜索服務。而此次融資則是2015年年內Practo的第二筆融資,據悉,今年2月該公司曾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Practo對外透露的數據是:其平臺上擁有印度35個城市的20萬醫生、8000家醫院和5000家診療中心。
對于本輪融資,Practo方面表示資金將主要用于地域擴張及團隊擴建。
阿迪達斯宣布斥資2.2億歐元(約2.39億美元)收購健身數據追蹤應用開發商Runtastic,以幫助其提高在運動智能穿戴市場的競爭力。
事實上,在Fitbit等智能運動手腕風生水起的這幾年,阿迪達斯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相比之下,反而主對手耐克一路披荊斬棘,先在2006年拿下蘋果合作,陸續推出iPod、iPhone版Nike+應用,此后又在2012年發布FuelBand進軍智能腕帶。就連后起之秀Under Armour也后來居上,拿下2014年全美運動用品供應商,并于今年陸續收購了智能運動應用MyFitnessPal及Endomondo等。
反觀回來,阿迪達斯直到2014年才推出自己的miCoach類健康穿戴設備。據了解,Runtastic目前活躍注冊用戶已達7000萬人,功能基本覆蓋了20多個不同領域,同時也支持18種不同國家語言,因此收購Runtastic或真能為阿迪在智能可穿戴市場競爭中帶來一線生機。
有外媒稱,IBM將以10億美元收購醫學成像設備提供商Merge Healthcare,并計劃將其王權整合到自家深度學習技術Watson超級電腦中。
據了解,Merge Healthcare公司總部位于紐約州的阿蒙克市,其技術已被美國逾7500家醫療保健網站所使用。此次IBM選擇收購Merge Healthcare,正是看好了醫學成像對Watson健康云業務的拓展能力。此前,IBM已經收購了兩家創業公司Phytel和Explorys,目的均是為了增強其Waston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能力,與此同時,美國最大藥品零售商CVS也在上周宣布,該公司已成為IBM家Waston健康項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本周獲得融資的公司除了歐瑞博和Jibo這兩個有點耳熟外,其它的項目不管大小都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主要是因為那家無人機公司和虛擬現實公司之前聽的真的不多,而醫療健康公司,本身就跟消費級產品有差距,讀者平時關注的并不多,不過我們可以從本周動向一瞥的是,人工智能和無人機仍然在風口上,新能源和醫療健康則在逐漸蘇醒,而且冥冥之中覺得下半年后者可能會有超級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