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組圖:6000年前,古人用砂鍋做飯
     


  ■出土的“砂鍋”殘片(手持)和幾乎完整的釡灶

  


  ■發掘3個多月,這個“陶飯碗”是首個完整器物

  ■該仰韶文化遺址位于邢臺柏鄉縣小里村

  ■3個多月挖出一個古人使用的完整“陶飯碗”

  ■出土骨針的針眼兒不足半個芝麻粒大

  邢臺市文物部門受省文物局委托,對邢臺柏鄉縣小里村仰韶文化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近日取得階段性進展。據介紹,這處遺址是小里村的村民在采沙取土時意外發現的。

  26日,記者探訪該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據悉,這是省內最大面積的一次仰韶遺址考古發掘。在1000平方米的發掘區內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揭開了6000多年前古人飲食等方面的神秘面紗。

  考古現場

  僅器物殘片就發現2萬多片

  26日,記者驅車至柏鄉縣小里村仰韶遺址發掘現場。負責本次考古發掘工作的執行領隊史云征介紹,該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面積達到6萬多平方米。目前,已發掘1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遺址9處,遺址內現存的灶臺燒火痕跡非常明顯。

  “河北境內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本來就不多,上一次的發掘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本次發掘是河北最大面積的一次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工作了。”昨日,省文物局文物處一位負責人稱。

  史云征稱,遺址內出土遺存有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主要器物組合有:釡灶、缽盆、鼎盂、壺罐及石鏟、骨錐、骨針等。其中,僅器物殘片數量已超過2萬片。

  3個多月 挖出古人“陶飯碗”

  在小里村仰韶遺址發掘現場,記者看到10余名工作人員手持鐵锨、鏟刀等工具正在發掘。史云征介紹,目前發掘工作已開展了3個多月,正在進行的是建筑遺址區的灰坑發掘。

  在最東側的一個灰坑內,正在發掘的工作人員張少英的鐵锨觸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他趕緊換成了小鏟刀,一點一點地清理起泥土。幾分鐘后,一個直徑十六七厘米的紅陶大碗露出了真容。

  “挖出了2萬多個陶片,完整器物這是第一件!”史云征說,“這個大紅碗叫紅頂缽,是古人用來盛菜、盛飯的器皿。保存如此完整,其大小、形制為我們復原其他器物提供了樣本。”

  


  ■古人建房留下的地洞

  借助柱洞 可還原古人建房

  在一個建筑遺址內,記者看到一個泛紅的土堆,旁邊的平地上有很多的小洞,外圍的土堆上也布滿了小洞,形成一個不太規則的圓圈。

  “那個泛紅的土堆就是古人做飯用的土灶。”史云征說,“也不要小看那些小洞眼兒,這是古人建房時留下的。”

  史云征介紹,6000多年前,古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內。從留下的柱洞看,應該是先挖下一個大坑,然后在中間樹好立柱,周圍再斜插上棍棒,用繩索將頂部固定住,從而搭建成房屋。

  考古發現

  “殘破砂鍋”泄露古人吃喝

  隨后,記者來到小里村仰韶遺址出土文物的庫房內。大大小小的陶片被分裝在幾十個塑料筐內。每個框內都放有標簽,注明了文物的出土位置、名稱及特征,按順序擺放在文物架子上。

  “你看,這是一個殘缺的夾砂缽,剛好放在這個夾砂的陶制釡灶上。”史云征拿出一個灰色的陶片說。被他稱為釡灶的是一個土灰色、小水缸形狀的陶器。“古人在燒制這兩件物品時摻雜了一些蚌殼砸碎的粉末和沙子,既提高了它們的纖維含量,又非常耐高溫。釡灶上端內側的3個小耳朵剛好托住夾砂缽,夾砂缽內可以煮食物,就像今天的砂鍋一樣。”史云征說。

  史云征稱,遺址內出土了鹿角、野豬牙齒、水牛角等大量動物骨頭,兼之遺址分布在河道兩岸,植被也一定豐富,不難推測古人會用這些“砂鍋”煮肉、煮菜。

  


  ■出土的骨針,下端有針孔

  出土骨針做工很像現代鋼針

  據介紹,除了出土陶器,骨器和石器也是本次發掘出土的代表性遺存。

  史云征拿出一個二三十厘米的石棒和一個扁平的石片說:“這是石磨棒和石磨盤,石磨棒兩頭細而光滑,中間粗并且表面粗糙,磨盤的表面平整并帶有細密的凹槽,石棒碾壓石盤可以給粟脫殼。”

  隨后,史云征拿出一根封在塑料袋內的骨針。骨針通體光滑,頂部磨制得很尖,底端的針眼兒尚不足半個芝麻粒大,整個做工很像現代的鋼針。史云征說:“這是古人用來縫制衣服的,如此細小的針眼應該是用非常精細的石器進行雙面鉆琢做成的,用它穿破獸皮易如反掌。”

  研究意義

  “文化層純度”全國罕見

  談及本次考古遺址發掘的價值,史云征稱,該遺址的“文化層純度”非常高,土層內出土遺物全部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這在全國是非常罕見的。這就使得出土器物在同時代出土遺物中更具代表性。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遺址處在河道兩側,突發洪水讓這個部落無暇顧及家產,被迫遷徙,才留下了完整且文化層單一的遺跡。

  遺址發現的建筑遺跡及出土的動物骸骨及陶器、骨器、石器等,對研究我國6000年前古人的飲食文化、建筑和自然生態環境都具有重大意義。

  近來,石市水簾洞遺址、張奪遺址及正在發掘的小里村仰韶遺址都有豐富的文物遺存出土。這么多的文物被發掘出來,今后怎么處理呢?

  “入庫后的文物不會被束之高閣,負責發掘的考古人員還將對其進一步研究,比如對文物進行拍照、繪制平面圖形以進行文字材料的保存。最后,專家結合資料和實物進行研究,并寫成書面形式的學術報告。”省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張文瑞說。

  ■ 名詞解釋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它分布在整個黃河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地帶。目前,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文/記者高其倫 ■攝/記者馬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6500年前的奇特陶器,孔子從中悟出大道,如今演變為“座右銘”
中國服飾——原始服飾
考古發現的那些早于商代的刻畫文字
嚴文明:稻作、陶器與中國文明起源
陜西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神秘“大眼睛”(組圖)
炎黃文化定位及其黃帝故都問題商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财经| 教育| 临清市| 伊金霍洛旗| 武胜县| 万宁市| 西藏| 宁波市| 汤原县| 兴山县| 延寿县| 宁南县| 舒兰市| 黄梅县| 清原| 中卫市| 金川县| 新邵县| 香河县| 偃师市| 天门市| 岳阳县| 建昌县| 靖安县| 孟连| 社会| 泸州市| 海口市| 乳山市| 藁城市| 南漳县| 吴旗县| 鹤山市| 宜章县| 和林格尔县| 綦江县| 柘荣县| 台山市| 新丰县|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