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遲毓凱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
一、你的問題需要去咨詢嗎?
心理學問題人人都有,并不是每個心理問題都需要尋找專業咨詢的。比如被女朋友甩了之后雖然苦悶,但是大部分人也并不是立即去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找三五好友,喝喝唱唱,宣泄一下,也就過去了。過兩天精神頭上來就可以去找新的了,這種人這種事當然不必要去找專業幫助了,其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問題,找些張哥李姐的就可以解決了,一兩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勝過一兩個好的心理醫生。然而,失戀后你苦惱,自救無法求助無門,痛苦的情緒已經影響到了你的日常生活,這時候就到了尋找專業咨詢的時候了,哪怕是要花些錢也是應該的??傊?strong>當你的心理煩惱已經影響了你的正常生活,這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去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了。
二、給人家E-MAIL他會回嗎?
專業人士在哪里?網上就有啊,你看,那么多有名頭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聯系方式都有啊,E-MAIL、QQ甚至電話都在,向他們傾訴可以嗎?可以。不過需要說一點,這種方式并不提倡,效果也不好。因為各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別看你洋洋灑灑寫了好多文字,訴說自己的各種煩惱,但是,你讓專家怎么做?也洋洋灑灑回復你這么多,詳細給你提出解決之道?這得是多么閑的專家啊。所以,E-MAIL啊,微博私信啊,心理問題求助得到回應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你的問題,已經纏繞你心頭已久,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問題,要讓專家們一兩句話就醍醐灌頂,你就開悟了。那你不應該找專家,找老師,你應該找的是大師。
專家對你的洋洋灑灑的問題其實也愛莫能助的,真正的已經影響生活的心理問題,最好是面對面的咨詢了。
三、到哪里去咨詢?
如果真的希望面對面的心理咨詢,或者心理治療,也認可付費,那么我的建議如下:
首先,如果所在城市有高校,先去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預約,現在一般都有對外業務的,高校的咨詢,一般現在收費,但不開藥。
其次,如果還不行,去醫院心理門診,但這個一般就會開藥了;
最后,如果仍不想吃藥,到社會上找咨詢機構,但良莠不齊,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上面的建議中,其實是有順序的,大家注意一下。另外,中學生、大學生注意,學校里的咨詢是免費的,性價比最高,大家充分利用,別讓咨詢老師閑著了,畢業之后他們就一小時三五百的了。
四、為什么先去高校咨詢中心?
高校、醫院、社會機構都有類似的咨詢服務,但為什么我建議首先去高校,原因在于:
雖然高校的水平不一定是這三者最高、最專業的,有的時候你預約了,可能給你咨詢的就是一個經驗并不豐富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當然你預約的時候可以選擇水平更高一些的教授,不過可能更難預約,價格也不低),然而,就三種機構而言,高校里的咨詢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絕對不是最糟糕的。因為:①高校里咨詢的至少有研究生學歷,怎么也算個相關的專業人士,雖然個別人水平也一般;②高校咨詢沒有創收壓力,不會亂要價;③高校咨詢中心頂著大學的名,不能亂來,即使咨詢出事,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學校從自身名譽考慮,也不會讓他們亂來。
當然,在這里醫院里的咨詢治療也都很專業,但一般而言,只要去醫院,就會給開藥,這既是醫生解決問題的習慣思路,也是藥房經濟壓力的使然。如果你失個戀來尋求安慰,他問了一系列癥狀之后開了百憂解,然后讓你滾蛋也很正常。所以到醫院去咨詢,常見的處理中,談的少,開藥勤。這里也不是說開藥不好,到吃藥的時候就應該吃藥,然而,如果能不吃藥解決,再去吃藥就沒必要。
最后,說說社會機構的咨詢,這些機構是市場化運作的,我個人認為,當前咨詢水平最好的,應該在這些機構中;但是,當前水平最差的,也混跡于其中。心理咨詢的市場并不規范,良莠不齊,如果你了解這些機構,那么選擇無所謂,但是,如果你對市場化咨詢機構一無所知,花費巨大,但效果不彰,就顯得自己傻了,還是謹慎從事為好。
基于以上考量,我對于心理求助的建議順序是:街道大媽→高校咨詢中心→醫院心理科→社會咨詢機構
責任編輯: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