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第一次懷孕,送來醫院的時候胎兒已經沒有存活跡象,孕婦昏迷。最終因為子癇不治身亡。一尸兩命。病人來自河北香河,孕期沒有產檢。并不貧困。
這是我不長的協和醫院行醫生涯中遇到最痛心的病例。每每有妊高癥患者不好好配合治療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個18歲的姑娘。
我們說的妊高癥,就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望文生義即可知,孕婦有高血壓了,就要歸入這一類了。從準確的疾病命名上來說,它分為五類:
妊娠期高血壓
子癇前期(輕度、重度)
子癇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
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
具體每一類的診斷標準是十分明確的,比如血壓、尿蛋白的數值等,不在這里一一列出了,大家知道這些都屬于“妊高癥”即可。
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是利弊權衡的結果。有病才要吃藥,不吃藥病會加重。高血壓與生活方式相關,孕婦需要休息、適度鍛煉、控制體重不要增長過多過快、控制食鹽攝入;但僅靠生活方式不能糾正時,必須吃藥!必須吃藥!必須吃藥!
若不按醫囑擅自停藥,可能出現心臟、肝臟、腎臟、腦等多個器官的并發癥,胎兒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最嚴重時就會發生本文第一段所描述的情況。
根據2012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除了血壓之外,還要定期進行以下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血脂、腎功能、心電圖、B超。這些應該都是大家常規做過、看得懂的檢查。
子癇前期和子癇患者,還需要由醫生視病情發展和診治需要,酌情增加其他檢查,從眼底到頭顱CT或MRI,這里就不展開了。
上面這些檢查都對胎兒無害。反而血壓控制不好、胎盤血流不好才對胎兒有害。
產科醫生做的所有事情,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尋找母兒雙方利益的平衡點。
這個“利益”,首先是生命權。醫生當然希望母親健康、胎兒存活。具體到妊高癥患者,就一個問題:什么情況下可以終止妊娠?如果僅僅是妊娠期高血壓,沒有蛋白尿、沒有病情進展的跡象,完全有可能挨到足月順產。但是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終止妊娠也是一個治療手段。比如,對于子癇前期患者,如果經過積極治療后母兒狀況仍無改善或者病情持續加重,唯一有效的治療措施就是終止妊娠。
請牢記一點:對醫生來說,你才是更重要的生命。“做那么多檢查”+“吃那么多藥”,就是為了評估控制得好不好、疾病進展情況如何。
妊娠期高血壓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體征(比如血壓升高)先于癥狀(比如頭暈)出現。你身邊一定有高血壓患者,你可能也發現了,血壓控制得好不好,他們自己并沒有感覺,只能靠檢查。
確實,有很多妊高癥孕婦能母子平安,不過這有賴于醫務人員幫助你在正確的時間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前面已經說過了:如果僅僅是妊娠期高血壓,沒有蛋白尿、沒有病情進展的跡象,完全有可能挨到足月順產。但是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終止妊娠也是一個治療手段。
至于什么時候終止妊娠,主要看孕婦本身的情況還能不能堅持;如果孕婦還能堅持,那就要看胎兒的情況還有沒有必要堅持。
對妊高癥孕婦來說,37周視為足月,34周促胎肺成熟后也還可以,再往前就要看孩子的運氣了。北京的大醫院都救活過26周以上的胎兒,但是往往伴有不同器官或程度的發育問題,健康狀況和普通人相比有先天不足。
首先,隨著年齡增長,得妊高癥的風險本身就會增加。
如果確實非常需要再次妊娠,應該說,“未必”會復發,但的確需要重視。請在決定妊娠之前就和你的醫生討論商量,可能需要產科醫生和內科醫生一起照顧你。
請不要擅自停藥懷上孩子再去找醫生,風險太大了。
看不到病例,說什么都是胡說。
但現在比較明確的是,她本身有多年的慢性高血壓病史,這次的直接死因是主動脈夾層破裂。患者家屬非常糾結的硫酸鎂,是孕婦解痙、降壓的重要藥物,與主動脈夾層破裂沒有什么關系。
妊高癥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體重、家族史等,對普通人來講,定期產檢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真的不想再聽到像本文開頭那么遺憾的患者,她本來可以擁有的一切,都因為忽視產檢而煙消云散了。
另外就是孕前好好運動,控制體重;孕期如果沒有其他并發癥,也還是可以繼續運動的,自己身體好,孩子才會好。
面對妊高癥患者,醫生最希望看到的結局當然是母子平安,但這需要患者的良好配合,能否遵醫囑積極治療、定期檢查,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媽媽和寶寶的命運。(編輯:od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