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 日期 : 2016-03-03 來源 : 閱讀時間
近來,讀了些許母愛的故事,輾轉反則,夜不能寐,一幕幕情真在腦海里反復縈繞。
在亞美尼亞地震中,一對被埋在瓦礫中長達八天的母女奇跡般獲救。人們感到驚奇,在陰冷無水和沒有食物的日子里,只有三歲的幼女是怎樣活下來的?記者尋訪,原來是她母親咬破手指,讓孩子吸食自己的鮮血得以不死。
百年前的龐貝古城,當炙熱、令人窒息的熔巖向來不及逃生的居民襲來時,一位母親彎下身子,用自己的背、頭和四肢緊緊抱著孩子,燃燒的熔巖瞬間將母子化為永恒。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人世間那首親便是母子情緣。
往事歷歷,淚染裘枕。依稀記得小時候曾在煤渣坑里掏過燒蒸饃吃。母親講那是吃大食堂飯時,家家都是憑飯票吃飯。人天八兩,只是討個活命。那時母親在食堂做飯,見無人便借“掏火”機會把一個饅頭埋在煤渣坑里,半晌帶我去“玩”,偷偷把饃扒出來吃。
生產隊體制時,每年秋收隊里要組織突擊夜里拔玉米稈,凡是干活的人,發四兩白面油條。為了打這份“牙祭”,正上小學的我也“棄筆從戎”。當時是干一個時辰的活兒發份餐吃,爾后再干一個時辰收工。每當發餐時母親總是把她那份再分我一半,不無深情的說:“正長身子,你多吃些”!
待我已至人父后,每逢生日,母親還不忘煮雞蛋給我吃。平常做點小時愛吃東西,讓父親送到我家里。有時都上班啦,她就讓父親放到廚房案板上通個電話。
轉眼母親已屆耄耋之年。年前臘月母親生日,本想請她吃頓飯,可她卻病了。醫院病床上,我看著母親憔悴的臉龐,為兒孫操碎心的那雙失神的眸子,轉身兩行熱淚。
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東西,因為其中沒有絲毫虛偽。
記得長女一歲時,妻子在鄉鎮醫院當醫生。我在縣城工作。一天,她抱著孩子驚恐地來找我看醫生。說孩子吃了根長頭發。我們到縣醫院找個主任給孩子看后說沒事,會排泄下來。當時我就說妻子:“你也是大夫應該知道啊”!她則說:“我擔心哪”!
后來我倆省吃儉用在縣城蓋房子,借了一些錢,還貸了筆款子。她一個“的確良”襯衫穿了六年。一次我去鄭州考試,在南陽路人行道上,孩子看見一個推車的流動攤販賣香蕉,眼巴巴的望著。待攤販一走,妻子急忙上前給孩子撿個人家扔了的香蕉“角把兒”,剝給孩子吃。
到了二女兒在廈門大學讀書時,正直臺海局勢緊張,妻子老給我臉色看,說什么把孩子送到“前線”,弄得我哭笑不得。
母愛偉大,偉大在純真和無私!
母愛深沉,深沉在時間越久,催人感恩的心態越重。
山羊跪乳,烏鴉反哺,臥冰求魚,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是故事,更是警鐘。時下物欲橫流,年青人該作何感想呢?(文/子愚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