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會偶爾失眠,但3-5%的人患有原發性失眠或慢性失眠,他們會沒來由地持續失眠一個月以上。長期失眠會使人在白天感到困倦、急躁,并引發記憶問題、甚至焦慮及情緒紊亂。以往的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的大腦結構不同于常人,其部分大腦區域似乎無法進行正常交流。如今,中國研究人員運用特殊的圖像技術,表明失眠患者存在白質數量異常——白質將大腦的不同區域連通起來。最近,該研究發表在《Radiology》上。
長期以來,白質的作用并不明顯。但近些年,科學家了解到:白質能夠連接大腦的不同部位,這對于大腦的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缺乏白質可能會引發中風和癡呆癥。但之前的圖像技術不夠精密,無法專門檢查白質的數量和結構。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所采用的圖像技術為“彌散加權磁共振成像”,即利用水分子的微小運動來繪制組織結構的詳細圖像。他們根據自我評估,對比了慢性失眠患者(23個人)以及睡眠正常者(30個人)的大腦圖像。結果發現,失眠患者的大腦右半球的某些通道的白質數量較少。其中,進出丘腦的通道似乎格外受影響。這并不令人意外,因為丘腦對于睡眠信號的傳遞而言至關重要。此外,他們還發現,認知、情緒、感覺運動功能相關的神經束的白質數量同樣較少。
如今,為了更好地入睡,失眠癥患者可以改變自己的睡眠習慣、進行治療、或者吃藥。研究人員并不太確定其研究結果能如何幫助失眠治療。不過,此研究的確表明了失眠和其它大腦功能之間的聯系,這也許將有助于探究減少或消除這些癥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