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阿里巴巴云棲大會在杭州舉行。馬云出席了會議,并在開場發表了演講。
馬云認為,互聯網公司是沒有邊界的。互聯網就像是水電煤這樣的基礎設施,不應該設邊界。而電子商務也沒有沖擊傳統產業,電子商務只是抓住了互聯網去發力,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我們對改變過去的恐懼”。
馬云舉例,就像第一次技術革命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影響了二戰,我們現在正處于第三次技術革命,這次是思想的解放,未來30年,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而很多國家,也應該布局自己的未來,像是德國工業4.0等等。于此同時,馬云呼吁各國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為30人以下的小企業,制定特殊的創新政策。因為以前的政策多是為大企業制定的,而大企業現在自己的生態擔當責任,讓生態里的其他企業也活的很好。
會上,馬云還提出了影響未來發展的“五個新”:
1.新零售。現在說的“電子商務”會成為傳統概念,未來會是線下、線上、物流結合的“新零售”模式。就像,物流的本質不是快,而是降庫存。只有線下、線上、物流真正結合,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多收益。
2.新制造。現在的制造生產模式是B2C,而未來會轉向C2B,即按需定制。機器用的是數據,來讓生產更加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企業應該注意IOT的變革對行業的影響。
3.新金融。此前我們遵循的是2-8理論,支持前20%的大企業,就能保證社會效益。而互聯網金融做的就是,支持那80%沒有被觸及的中小企業。未來應該是這樣的狀況:“每個人想用錢,都能得到足夠的錢。”這才是真正的普惠金融體系,這也是螞蟻金服擔當的責任,讓信用變成財富。
4.新技術。過去以PC為主的芯片,現在都在變成以移動互聯網為中心,那么未來也會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產生新的技術。
5.新能源。我們之前的能源是水電煤,而現在,數據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新能源、新資源。
此外,馬云還提到,人類創造機器,未來機器一定會比人聰明,因為機器不會類、沒有情緒,但機器不會統治人類,因為它們沒有文化體系。這就要求,未來的教育不應該只傳授知識,而側重于思想。因為人類比機器更厲害的是對文化的把握,對愿景的思考、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馬云講話時,身后的大屏幕可以同步顯示實時文字,這背后利用的是阿里巴巴的語音識別技術,我們知道馬云的普通話并不“標準”,但識別的結果基本準確。
以下為馬云演講實錄:
各位世界各地來的創業者,大家好,歡迎來到杭州參加阿里的云棲大會!
1995年,我剛開始互聯網創業的時候,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可能不到五萬人,全世界的互聯網從業者也不到五萬人。但是今天,僅僅是參加云棲大會的人就已經接近五萬人,全世界用互聯網的人口已經超過了20億,這21年來的變化,令全世界震撼。
十幾年以前,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西湖邊聊天,我說將來會有一個新的世界誕生,這個世界會被人稱之為“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會有一個新的大陸,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會在網絡上發生關聯。今天我們真正誕生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經濟體,一個涵蓋超過20億人的強大的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基礎。
我覺得這給每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空間。人類社會有三次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體力,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距離,這一次技術革命將會釋放人的大腦。每次技術革命大概都是花五十年,前二十年基本是純技術公司的競爭,而未來的三十年基本是技術的應用,技術被應用到方方面面、各行各業。
有人講互聯網、電子商務是一個虛擬經濟,我認為它不是虛擬經濟,是未來經濟。很多人講互聯網在沖擊各行各業,電子商務打擊了傳統商業。我認為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和打擊傳統商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我們抓住了互聯網的基礎,在這上面創造出一個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也就是電子商務。真正沖擊各行各業、沖擊就業、沖擊傳統行業是昨天的思想,是對未來的無知,對未來的不擁抱。所以今天在座每個人不用擔心什么,真正擔心的是我們為昨天的恐怖,對昨天的依賴。世界的變化遠遠超乎想象。
未來三十年,將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三十年,我想提醒大家,我們國家從政府到企業,到各行各業,都沒有意識到這場技術的革命對人類會帶來多大沖擊。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很多我們昨天做得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我們認為是最佳就業機會的事情都會被顛覆和改變。人類將會失去很多就業機會,人類也會誕生很多新的就業機會。
大家都覺得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企業,其實電子商務在阿里巴巴今天的業務中已經被稱為傳統業務。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為什么電子商務是一個傳統的概念?因為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擺渡的船,只把河岸這一頭搬到另一頭。我認為純電子商務將成為一個傳統的概念。二十多年以前,我們開始做互聯網的時候,其實我們并不是一開始就要做淘寶、做天貓、做支付寶,我們在2003年才意識到未來商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2004年我們才意識到也許我們這么做下去金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2003年、2004年,我在全中國做過至少不下百場演講,跟無數企業交流,談未來新的商業模式,談新的電子商務將會改變很多商業的形態,但我相信那時候絕大部分的企業并不把它當回事。
未來,我們認為有五個新的發展將深刻影響到中國,影響到世界,影響到我們未來所有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沖擊和影響,把握者勝,逆流者將會消亡。大家不要把它當作唯命是聽的警示,而是把它當作改變自己的機遇,全速開始。
包括政府的治理也是同樣的道理。未來的政府招商,將從以前傳統的“五通一平”變成新的“五通一平”——是否通新零售,是否通新制造,是否通新金融,是否通新技術,是否通新能源,“一平”就是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公平創業、公平競爭的環境。
未來的變革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過去基本上是以知識驅動的科技革命,我想未來不僅僅知識的驅動,更是智慧驅動、數據驅動。大學必須改造原來的教育體系,原來大學只傳授,單純傳授知識的話,未來大學生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教、育、學、習,其實是不一樣的概念,教是傳授知識,育是培育人才,學是學知識,習是學的智慧。未來大學應該多關注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因為未來的關鍵詞是創新、想象力、變革。當未來的機器會比你聰明的時候不要沮喪,我們比機器更厲害的是我們對文化的把握、對愿景的思考、我們的想象力,這是人類巨大機會所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