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大摩根的黃潔同學最近一定是極其郁悶的,工作丟了,熱度居然也這么快就過去了。
本來他以為,睡一睡女實習生這種事,金融圈里大家都應該是心知肚明而習以為常的,萬萬算不得什么越界的事情。所以當他說出“這是一個名利場,你愿意嗎?”的時候,也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女實習生就要砸爛他這個名利場,要讓他直接失業回家。
到最后事情已然明了,爆料接二連三,起初覺得掩蓋在“潛規則”下的行為和過往無數人一樣會安然無事,后來才發現做錯事終將得到懲罰,在職場上,最大的懲罰無非是被解雇,然后名聲也壞了。
黃潔同學,在中金的頭銜是首席分析師,而工作能力怎么樣呢?用 Wind 搜索研究報告,包含“黃潔”署名的研究報告就高達 445 份,僅在 5 月份,黃潔就發布了多達 10 份的研究報告,產量是驚人的,并且按照中金一貫報告水準,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
但實際上,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職業人士,他的職業教育,仍然是不合格的。其實可以說,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沒有接受過良好的職業教育。
我們的大學,所教授的內容有時候和職業內容本身都有脫節,何況職業行為教育呢?
而進入到職場的年輕人,很多也沿襲了學生時代的慣性思維——對顯性工作技能的追求,而忽視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則。
實習是一個試水職場和積累經驗、學習技能的好方法,然而,一線城市的大學生或許能夠接觸較多的實習機會,而大多數大學,甚至在第一份正式工作之前,連一份實習都沒有經歷過。
對于職業教育,美國南部的地產商約翰.科魯絲曼(John Crossman)很有發言權。
他不僅創建了美國東南部最大的不動產零售、租賃、管理和投資公司之一,而且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為美國大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佛羅里達農工大學等大學建立獎學金和為學生社團提供資助。
他在今年四月份出版了《職場苦手/職場高手:每個千禧一代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Career Killer/Career Builder: The Book Every Millennial Should Read)》,簡明扼要的提出了5個可能毀滅你的職場生涯的點和5個幫助你建立成功職業道路的建議。
1. 有知識有能力
2. 對工作充滿熱情
3. 為人成熟
因此,這些更為普適的內容,可能對你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當然,拋開一切行為準則不談,我們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工作(work)”和“事業(career)”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工作”可能僅僅是為了生活和糊口,然而,“事業”是需要你投身其中,施展你的才華和野心,渴望取得成功的事情。
這里有六個問題,或許可以幫助你找到命中屬于你的一份事業。
1. 我的能力和知識在哪些方面最為突出?
2. 我想在哪些領域多加鉆研?
3. 從職業角度考慮,我做什么事情會最開心?
4. 從私人生活角度考慮,我做什么事情會最開心?
5. 從職業角度考慮,我怎么定義“成功”?
6. 從私人生活角度考慮,我怎么定義“成功”?
想要創建你的完美職場生涯,前提一定是你找到了適合你的事業。
而一旦開始你的職業生涯,你就要好好考慮怎么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年輕人,約翰.科魯絲曼這位長者在書中告訴你,學會了這 10 個行為準則,就會受益整個職業生涯。
為了不在職場中搞出自殺式行為,這 5 個點是一定要多加注意的:
1. 遠離成癮性藥物和酗酒(Drugs and alcohol)
2. 謹慎處理職場中有關“性”的問題(Sex)
3. 了解什么是正確的“貪婪”(Greed)
4. 掌控自己的脾氣(Temperament)
5. 放下傲慢,保持謙遜(Pride)
這些內容仿佛看起來離你還很遙遠,當然黃潔首席在 5 月 25 日被爆料之前也是這么認為的,然而一旦將這些原則拋之后,懲罰到來之時你一定追悔莫及。他入行之時大概沒有這樣的權力,而有了因權力而生的機會時,卻忘卻了這些原則。
平心而論,原則很難堅守,且不說最初懂不懂得,有沒有人告誡過,后來周遭環境浸染,這些既不能給你帶來短期效用,又要求你拒絕誘惑的東西,就好比早睡早起,太難堅持。然而,等有了悲劇后果的時候,一切又都晚了。
比如,平時抽大麻的藝人們,在沒有被抓住之前的對話一定是,“沒事,這么大的北京,怎么會抓到你這兒呢”。
然而,“貪婪”分為兩種,一種利己利人,形成“帕累托改進(Pareto Improvment)”,一種是損人利己,為了一己之私欲而不擇手段。庫克最近在 MIT 的畢業演講中也提到,很多人明了是非,卻依然選擇“放棄同理心和同情心”,而這換來的只能是一時利益。
這些準則平時你無法感受到太大作用,而且很可能你違反了很多次卻依然沒有任何懲罰,甚至你錯誤地認為,違反這些原則會顯得更酷,自然而然,你就放松了警惕,然而一旦越界受到懲罰,對你的職業生涯便是毀滅性的。
就像那貼在教室前面你卻從沒看過的《中學生守則》,等到犯事之后再去研究,恐怕就來不及了。
那如何創建一個完美的職業生涯呢,書中也列出了 5 個建議:
1. 找一個職場導師(Tutor)
2. 重視你的家庭和朋友關系(Family and friends)
3. 用上職業咨詢,學會尋求幫助(Professional counseling)
4. 成為一個“孺子可教”的人(Be coachable)
5. 懂得如何社交(Social)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一句話,“灌輸的結果是忘記,教導讓人銘記,而參與其中才會真正習得”。而如何在職場中保持參與感呢,有一個好的導師是必不可少的。大膽的尋求長者的指導,你總會受益。
同時,家人和朋友是你職場的“源動力”,他們可以給你提供很多幫助和建議,所以一定要重視和他們的關系。
如果你的職場生活出現了問題,多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必要的時候,去問一問專業的職業咨詢師的建議。
NCAA 著名的杜克大學籃球隊和美國國家隊功勛教頭老K教練曾經遇到過一個問題,有人問道,“你是如何辨別哪些球員具備成為優秀球員的潛質呢?”
老 K 教練說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他會突然對他所交談的球員說,“多說‘謝謝你’這句話”,有的球員的回應,“OK,我記住了,謝謝你告訴我這個”,而另外一部分人則會發問,“我不明白,為什么要說這個?”。
老 K 教練說,一個有潛力的球員往往會對教練或者老師的建議有比較好的接受能力,而另外一部分,他認為,這些球員教起來比較困難,于是就選擇了前一部分人。
所以,要讓你自己變成一個“可教之人”。
最后一點,要善于社交,很多個人發展和商業機會都是通過有質量的社交產生的,這一點無需贅述。
然而,約翰.科魯絲曼認為,真正的職場之王,不僅在“職場”表現優秀,而且要將個人生活與職業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當然這并不意味要把你的個人生活用工作填滿,而是互相反哺的關系。
你需要做這樣三件事:
1. 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激情
2. 用社交網絡建立個人品牌
3. 選擇一個適合你的城市
毋庸置疑,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很難在職場中保持工作的熱情,大多數在職場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生活中往往也保持是樂觀積極的態度。
另外,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社交網絡是一個重要的展示個人特質的渠道。不少公司 HR 甚至說,在面試工作或者實習申請者之前,要先加上微信,并且大致瀏覽一下朋友圈,就能八九不離十的搞清楚這是個什么樣的人了。
曾經有一位 HR 說過這么一個故事,說加上申請者的微信之后,沒過幾小時就收到他微信清理好友的群發消息,立馬就決定不招這個人了。
珍稀你在社交網絡中的形象,獲得源源不斷的機遇還是被別人貼上負面的標簽,取決于你。
最后,選擇一個適合你的城市,比如,你要從事金融工作,北京上海深圳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要做電子硬件創業,深圳也許是最佳選擇,想搞文化創意工作,那來北京吧。
當然,氣候、食物、空氣質量、房價等等,都是可以納入考量的因素。
臨近畢業季,又有數百萬的大學生將要走入職場了,衷心地祝福所有人都能找到理想的一份事業,同時,衷心的希望所有人可以在踏入職場之前,將這些可能影響整個生涯的守則銘記于心,以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