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怎么做管理,后來開始創業了,就必須要做管理,必須親自下場去招聘。
這是很多年前了。我發出一份招聘需求,很快就收到很多簡歷,一開始畢業于某個培訓機構的小姑娘的簡歷看上去很不錯,排版還可以,很清爽。有自我介紹,語言流暢,有項目經歷,而且看得出來項目經歷寫的非常清楚。很好,我準備要了,打了一個標記,開始看下一份。
看了幾份以后,我突然感覺眼睛一花,剛才那個小姑娘的簡歷不是已經處理過了嗎?哦,不對,這次是一個小伙子。但是為啥,不管是自我介紹,項目經歷都這么像?難道是一對情侶?正好還在一個地方培訓?先打個標記繼續看。
最后2個小時以后,看完幾十份簡歷以后,我赫然發現,里面有7-8份居然都和前面那個小姑娘的一模一樣。看到這里饒是我這么不憚一貫用最大的善意去揣測每個中國人的人,也一下子就明白了。
你們應該都是同一個培訓機構的,同一個老師培訓出來的,甚至給了你們同一份簡歷模板,編造了同樣的項目經歷。
所以,怎么辦呢?直接選中這幾份簡歷,刪除,然后清空回收站。
后來這么年里,這樣類似的事情,我還遇到過無數次。
你不想直接被技術經理刪除簡歷,記住第一條,千萬別直接抄簡歷模板,千篇一律的簡歷再好看,寫的再美好,我們也是一看到就刪除的,因為首先是真實,一眼就看出來的是假的簡歷,沒人會留著。
我帶過幾個從培訓班出來的學員,不能說有好有壞。但是比較起來還是很鮮明。執著的、樂學的,其實不多。更多你見到的是那種固步自封的孩子。口頭禪是“這個我沒學過”,“老師就是這么說的”,“這樣就可以了吧,湊合就過去了吧”,等等。
我帶人其實是出了名的不拘一格,不在乎出身和學歷。但是,我在乎你的學習能力和態度。有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好的,我可以盡可能把你的潛力都發揮出來。但是,如果這兩件事情你自己搞不定,sorry,我沒辦法。
就跟以前有人在我的公眾號,留言說,你要是能說服我努力,我怎么怎么報答你之類的。我當時就回復,你努力與否關我毛事兒,我寫的是雞湯,又不是治艾滋病的藥。就算是藥,你不喝關醫生啥事兒。都是成年人了,不是出于人道主義的觀點,你死我都不會在乎的,關我毛事啊。被學校管死了,其實出了學校,進入社會以后,你自己不管你自己,誰管你。
學校、培訓機構,為了業績也為了掙你的錢,是要督促你學習的。而作為你工作中的領導,督促你學習,一方面是為了你個人成長,另外一方面是為了公司的業務可以正常進行。但是,你表現出來學習態度明顯不如其他人,學習能力也不行的時候。領導會怎么辦?
如果你們公司招不到比你更好的人才,那么沒關系,他就是抱怨抱怨。如果可以招到,當然是辭退你。管理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如果花在別人身上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管理你,產出還不如別人的話,從效率、經濟、甚至對其他員工公平的角度來看讓你走人都是合理的選擇。
我知道很多人說去參加培訓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自學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夠,但是,你不能把培訓班當作救命的稻草,可以去培訓,但是務必從第一天開始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當然有一類培訓機構,思路比較清晰,他們培養的主要是外包行業的工作者,這類培訓機構的就業一般不錯,也確實對路,而外包行業的特點是業務需求變化慢。很多培訓出來的學員,在里面工作,勝任具體的工作并不難。如果你安心在這個行業里面一直做下去,我覺得也沒有什么不好。
不過我也看到過很多長期從事外包行業,后來轉行到別的領域,去大公司,或者去創業公司的。這些人中間也是學習能力強和學習態度好的,可以做的還不錯。但是,有很多無法擺脫慣性,很難使用。
綜上,學習能力絕對不是說,有了培訓機構就不需要的。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培訓畢業學員問我一個類似的問題。就是說,當老師培訓他們做假簡歷(其實前面提了),或者有些同學,在簡歷上虛構自己的工作經驗、項目經歷的時候,他們應該怎么辦?
我給他們的建議都是不要去做假。
首先,除非你去一個非常爛的地方面試,否則面試官是可以輕松看出來你的問題的。
一個經驗豐富的面試官是很容易可以看出來你的簡歷哪部分是吹牛皮,哪部分是真實的。
我之前在微博提到我的面試會考二分查找法,很多人都在那邊笑,說這么簡單的東西,為啥要考。其實,并不簡單,90%可以說出來啥叫二分查找,80%能說出復雜度,70%能說出復雜度怎么計算的,再往下走,真正能把這道題完美說清楚的,只有10%(我都不需要你在白板上實現)。
我其實面試的時候,算法只考三道題,二分查找、BST和哈希表。之前也有人覺得考的好輕巧。但是,我給了他一個電話面試的機會,試了試,想完美過關很難。
當然我招人的時候,不是說你這三道題都全完美過關,我才要你。我用這三道題考查的是你的思維方式而已,你的腦子快不快,你對算法的理解程度而已。
具體到技術上,考查起來就更簡單到了。有很多聲稱自己iOS某個技術精通的,我可以隨便用一個考題就考察出來他是真的精通,還是只是用撞大運式編程解決過兩個項目而已。
而你如果聲稱你做過某個項目,但是實際上沒有做過,那簡直太容易被看出來了。
不要去碰運氣。實際上,你用來編造簡歷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學做一些東西。你可以碰運氣進到一個公司,這種例子我也見過,年輕時候,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是,如果你不能用超快速的學習趕上,如果你沒有一個非常積極的學習態度,很可能你還是逃脫不了被開除的命運。與其如此,不如扎扎實實的學點東西,光明正大的進去,穩穩當當的成長。
講過多次,招聘分為校招和社招。對象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
校招主要招的對象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目的是尋找一些可造之材,方法是看學校成績,看聰明程度,看可塑性,對實際工作能力并不會太多考察(畢竟是學生,咋考察,那些校招的時候問項目經驗的也是醉了)。公司一般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從人才儲備,自己培養人才的角度出發,搞校招。
社招的對象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已經步入社會的人,目的是找到迅速可以干活的人,方法是考察你的項目經驗,考察你的知識點,你的學習能力。一般的公司都有社招環節,急需要人的時候,社招也是比較快的。
招聘的重點角色又有兩個,HR和技術面試官。
一般來說,即使是技術為主的公司,HR也是不懂技術的。有一些長期從事相關招聘的HR可能有不錯的經驗,看起來好像懂技術,但是畢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門類,實際上也只是可能知道一些名詞,有一些經驗而已。
那技術面試官就不用說了,不管面試你的人是未來的同事,還是技術經理,CTO,他們都必須懂技術,否則做不好這個角色。
角色背景不同,對簡歷的篩選方式不同。HR做校招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實際上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多數沒有啥實際技術。就算是一些偏向實踐的院校(其實也教不好實踐)畢業的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也肯定不夠。
HR篩選簡歷主要看硬條件,有211,985學校,肯定不要普通重點,有普通重點肯定不要普通本科,有普通本科肯定不要普通專科。同級別,同校,就看績點,校內表現等等。面試人的時候,也只是看是否聰明,是否從容,等等。沒有考察技術的能力自然也就談不到技術的考察。
所以,HR篩選社招的簡歷效果就會很差。因為社招的節點大多數人已經經過工作的洗禮,并不是學校好,就一定工作能力強。并不是在學校里面成績好,工作表現一定好。而且也跟運氣,個人境遇有關系。有很多其實很不錯的苗子,但是因為學校不好,或者是某些簡歷上的瑕疵,可能都過不了HR的初篩。
所以,實際上,我認為可以的話,社招,最好是業務部門自己做簡歷初篩。但是,現在的招聘網站都泥沙俱下,往往招個人都跟沙里揀金一樣。所以,很多時候業務部門,都會把初篩的工作扔給HR。
大多數學校背景不好的,甚至教育經歷不夠的面試者,在這一輪就陣亡了。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公司,但凡有點追求,就會發現普通招聘網站是滿足不了需求的。所以,走獵頭(現在質量也很堪憂),和內部推薦,反而成了主流的模式。
內部推薦往往就是一個技術部門的員工把簡歷發給自己的領導,推薦,這樣的簡歷,如果內容不是很差的,往往是可以至少獲得一個面試機會的。這樣的渠道是不需要HR去篩選。
所以,如果你的硬背景不好,但是能力還可以。記住,切記切記,找內部推薦。這就談到了程序員多交流,多混混圈子的好處,如果你的背景不好,但是能力還可以,在外面交流的時候,認識的朋友多的話。你會有很多機會被內部推薦。這時候你的背景問題就往往不是大問題了。
其實,大多數公司也都是處在人才短缺的狀態下,時不時的很多項目組都需要補充人力。你如果是錐子,就要讓自己先進入一個囊中,然后才能脫穎而出。
大多數情況下,培訓畢業生只能走社招環節,剛剛畢業也確實沒有項目經驗。而項目組是需要經驗的,該怎么破局。
我前面說了,不要做假,不要做假,不要做假。
其實,作為一個程序員,獲得項目經驗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90%的大學剛畢業的程序員,培訓班剛畢業的程序員,沒有任何的項目經驗。你只要有一些可以證明你能力的經驗,其實現在的大多數面試官,都是很實際的,要求項目經驗是希望你能迅速的上手當前的工作,并不是故意卡你。
所以,作為一個iOS/Android程序員,如果你沒有任何就業經驗,但是你面試的時候,可以帶來一個你自己做的簡單的App,最好是已經上線,有人實際使用過的東西。那么一般來說,面試官都會很看好你。因為大多數人不會去做,也無法獨立做一個App出來。
我每次一說一些行業的水平的事情,總有人說,怎么還有這么層次低的程序員。其實我們整體行業水平就是不夠高。雖然現在有了一些類似鳥哥之類的在國際上都拿的出手的程序員,但是整體行業水平的低點還是太低。
按照20/80原則,其實你大多數時候,不是跟行業高端的20%競爭,而是跟巨大的底部競爭。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你連行業底部都競爭不過去,你談什么跟行業頂部競爭呢?
別的門類的程序員也一樣,你面試一個PHP工作,如果你自己用PHP寫過論壇或者什么的,很多時候可能跟你工作1年2年的經驗是等同的。
當然,你自己有自己的獨立項目,或者叫做Demo項目,也不是說人家就會要你了。在你的項目里面要表達出來你的工作能力。
如果你沒有工作能力呢,你說我該怎么辦么呢?好吧,我告訴你,那你就無藥可救了。你去自學,你去培訓,去獲得什么?不就是工作能力么。如果你有,不會展示,我可以幫你。如果你沒有,那么繼續去學,學到有了為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