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云南人稱早餐為“早點”,其品種之多、味道之美,除了到處都有的“饅頭、包子、稀飯、大餅、油條、豆漿”,云南早點還可分為米線類、卷粉類、餌塊類、蒸糕類、湯團類、油炸類、糯米類、包子類、面條類、西點類等等;如果按“帽子”分,有剁肉、燜肉、香酥、火腿、辣雞、脊肉、腸旺、三鮮、炸醬、香菇、大酥牛肉、豬肉大排……可以說,如果你錯過了云南的早點,那么你就錯過了半個云南。當然,要吃正宗的哦~下邊我就給大家介紹和推薦一下老昆明特色的另類早點,歡迎大家來補充。
糯米坨
昆明的糯米坨就是上海的餈飯包油條,是抗戰時期帶到昆明的。糯米坨采用糯米、油條、白糖等材料制成,賣早點的嬢嬢用毛巾將糯米捏成團子狀,再往中間加上一小截油條灑上白糖,把糯米坨擠得緊緊的,最后在裹上白砂糖或豆面,糯米坨就做好了。
燒餌塊
所謂餌塊,其實就是煮熟的米飯壓成圓形薄餅狀。在炭火上面烤制,烤到餌塊兩面微黃,抹上醬即可。醬有芝麻醬、鹵腐、辣椒醬等,一些街頭的燒餌塊攤點還準備了豆芽、洋芋絲、折耳根、酸腌菜等配料讓客人自選,或者夾一根烤香的油條,就成了口感非常豐富的美味早點。
米漿粑粑
米漿是用粳米磨制而成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再加上雞蛋,更加營養,它軟糯鮮香,甜中微酸,是一道既營養又美味的小吃。
糖腿破酥包
糖腿破酥包由低筋精白面粉、熟云腿、蜂肉丁等制成,包子造型比較簡單,蒸制時用旺火一氣呵成,每個包子都墊有一張潔凈白紙,以避免粘籠,撕去白紙,趁熱臨口,皮坯酥軟醇香,入口有化溶之感。
米糕
米糕是大理白族的特色小吃之一,分干糕和水糕兩大類除外形各異外,口感也不同。干糕口感清香軟糯,口感宜人;而水糕則是香甜可口,紅糖在口中慢慢融化,香氣滿溢。
摩登粑粑
昆明的摩登粑粑起源于老昆明“椒鹽餅”。摩登粑粑用麥面做成,外酥內軟。由于是用一根面條盤成一個粑粑,吃摩登粑粑時可以拉著“面頭”可一直吃到尾,香軟回甜。
稀豆粉
稀豆粉選用優質豌豆,磨細成面粉狀后熬制而成。熬好后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盛入碗中,撒上少許蔥花、辣椒面、花椒面等,稀豆粉的淡黃、蔥花的碧綠、辣椒面的鮮紅,看著就想吃。通常,稀豆粉都是和油條和著一起吃,那味道簡直絕了!(稀豆粉可以百搭,以后再推薦!)
水汽粑粑
水汽粑粑看上去很一般,吃起來卻別有一番風味。掰上一小塊水汽粑粑,沿著碗邊蘸著酥油茶花,讓粑粑浸滿香濃的茶再放進嘴里,慢慢嚼上一嚼,暖暖的滋味和濃濃的奶香合著粑粑的麥香涌入胃中,這種吃法相當的補充能量。
三角尖粑粑形
三角尖粑粑形狀如菱角,薄如蟬翼,口感柔和,糯而不粘。若吃咸味的,就用火腿,鮮肉,韭菜等做成咸餡;甜的則是用白糖,花生,蜂蜜,核桃,芝麻,雞油做成甜餡,然后用筋面包裹,手指擠捏成三角狀,再用芭蕉葉做墊,放在蒸籠內蒸熟既可食用。
雞蛋洋芋絲餅
其實它并沒有準確的稱呼,洋芋絲雞蛋餅算是最貼切的,這是在學生群體中極受歡迎的早點。餅皮做底,加以雞蛋、洋芋絲、香腸、小蔥,最后來上一勺辣醬,卷合在一起,分量十足,口感非常豐富。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怒江獨龍族特色美食之一,因為制作方便,便成了云南人民早點的選擇之一,用來烙粑粑的不是鐵鍋之類的,而是塊黑色的石板。這種石板質地與眾不同,火燒不壞,浸水不裂。人們從山中挖出石板,用刀削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放在火堆上專門烙粑粑吃。烙時不用放油,粑粑也不會粘住石板,烙成的粑粑又松又香,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