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朝九晚六的北漂上班族,每天最難受的是早高峰擠地鐵。夾在一群豐乳肥臀中間、聞著香水和韭菜餡餅的混合氣味,有時候會想,什么時候,能逃離這個地球就好了。
然后掏出手機刷微博,看到一條新聞,瞬間就釋然了:
擠地鐵算什么?吸霧霾算什么?一輩子那么短,一切隨緣,不如一起去第二個太陽系。
網友們腦洞大開,已經開始腦補各種情節了:
星系太大,不能光粒打擊,只能降維攻擊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個蟲洞過去?
平行時空真的有另外一個我?!
我們先來看下這到底是咋回事:
今天早上,NASA(美國航天航空局)和谷歌共同宣布,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在開普勒-90系統中發現了一顆新行星。科學家們把神經網絡應用于開普勒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中,首次發現了該系統的第八顆行星。在所有的已知行星系統中,這一發現使開普勒-90系統的已知行星數量與太陽系不相上下。
沒看懂?(你要看得懂才怪!)我來簡單翻譯下:
我們呢,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在開普勒-90系統中發現了第八顆行星的存在。也就說,現在終于有另一個星系,跟咱們太陽系一樣是八顆行星的“配置”啦!(冥王星:這里邊應該有本寶寶的一份功勞。)
這就是所謂的“重大發現”?
我知道你很失望,很多美國網友同樣失望。這特么都啥玩意兒啊!除了都有8顆行星,到底跟太陽系有毛關系啊!有沒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你倒是說清楚啊!
聽到NASA說有大新聞要宣布,我一開始非常興奮……然而發布會結束后,我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興奮感了。
我也是滴。宇宙這么大,可能性這么多,然后你們就告訴我說:我們發現了一個和太陽系一樣有8顆行星的星系(厲不厲害,贊不贊?),但我們不知道會不會存在生命哦!

不管NASA的這個“重大發現”是不是真的有多么重大,“發現第二個太陽系”迅速登上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頭條,一度飆升至百度熱搜榜第一名。

看來吃瓜群眾們還是很關心這一重大發現的。
某男:如果我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去太陽系嗎?
某女:我會把這張票高價賣給黃牛……
雖說第二個太陽系的“重大發現”有點標題黨的意思,但這的的確確是NASA和谷歌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況且這次人工智能派上了大用場。(為啥我擔心人工智能會支配人類的恐懼感更深了呢?)
但說起來,作為科學界的首屈一指的網紅,這次不過是NASA一貫的營銷套路罷了。
NASA走上網紅這條不歸路是在2015年。在那一年,“社交狂魔”NASA一整年都在上頭條。
汪峰:來,說出你的夢想。
NASA:天天上頭條……

1月3日,NASA拍攝倒了太陽上的一個神秘現象——一片巨大的“黑洞”出現在太陽的南極區域,幾乎覆蓋了太陽表面的1/4!
5月24日,NASA宣布發現宇宙中“最明亮的星”。有多明亮?相當于300兆個太陽同時閃耀!

7月14日,NASA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冥王星照片。標題叫:冥王星上存在米老鼠的證據!

當天的國外媒體頭條都給了這張“米老鼠”照,網友點贊數超過30多萬,連國內的營銷大號們都坐不住了,紛紛開始了借勢營銷。
10天的凌晨,NASA又向外界宣布“重大發現”:我們發現了一顆新類地行星,與地球的相似程度達到98%!

網友:我們什么時候能到達這顆地球2.0?
NASA:如果乘坐世界上飛得最快的空氣動力學飛船,大概也就1.89億年吧。
高潮在9月28號,NASA幾天前就早早昭告天下,把全世界媒體和吃瓜群眾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讓無數媒體記者小編們妥妥熬了個通宵。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發現了外星人時,NASA一本正經地宣布:
我們發現了火星上曾有液態水存在的證據!

NASA:不是我吹,論搶頭條水平,我NASA還沒輸過誰。
但這些年,NASA略帶“標題黨”的搶頭條也飽受詬病。比如為了證明火星上有液態水存在過,捧出一堆讓人看不懂的照片;另一條成功吸引世人眼球的“火星上的新發現”,事實上只是”太陽風以每秒100克的速度在剝離火星大氣”這條莫名奇妙的消息。
在如何成為網紅道路上,NASA是下足了功夫的。

比如為了做好媒體宣傳工作了,NASA成立了一個單獨的社交媒體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媒體人來管理。如今,NASA在推特上擁有2750萬粉絲,妥妥的“大V”,臉書上的粉絲也有近兩千萬。
最近幾年直播勢頭正勁,NASA當然不甘落后。咱們直播的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之類的無聊事兒,NASA直播的是宇航員在太空行走!!

突然想起昨天下班后在一家面館吃飯,對面一哥們邊吃邊看手機直播,主播的聲音老大了:謝謝哥的游艇……哎,姐你又送蘭博基尼了,太愛你了……那看NASA的直播,是不是要說:哎媽呀,謝謝哥的宇宙飛船……
營銷歸營銷,不得不佩服,NASA總能搞出個大新聞!
作為全球實力最強的科研機構之一,人類太空探索的幾乎每個重要發現,都跟NASA有關。
它為啥能這么牛?很簡單,有錢、有人。
今年年初,特朗普大筆一揮,給了NASA近200億美元的財政撥款,比起著名脫口秀藝術家奧觀海慷慨了不少。
要知道,中國自1992年到2013年的神州十號任務,總共花了390億人民幣,平均每年不到20億人民幣!
而對美國的頂尖科學家們來說,盡管在NASA拿的薪水比硅谷低多了,但他們仍然更愿意去NASA。
為啥?因為他們覺得是在做造福人類的事業!

【墻都不扶就服你】

還差26,大家快去頂呀!

總比復制粘貼強吧!

我有洗腳水,你有故事嗎?

這個,真……可以有……
(想飛去太陽系的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