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根深蒂固的“角色分配”觀念,人們仍然默認男性應該作為養家糊口的主要承擔者。
「我養你啊」,自電影《喜劇之王》起,這句話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情話。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有可能成為這句話的主語。
雖然「究竟由誰來養家糊口」這件事上,男性仍然作為主要承擔者,但女性作為家庭經濟來源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美國調查機構 Pew 的一項調查顯示,從1980 年至今(2017 年),美國夫婦中女性賺錢和男性相當或超過男性的比例從 13%增長到 31%。而男性掙得比女性多的比例從 87%下降到 69%。
好奇心研究所一項關于“性別平等指數”的調查,收到 32108 個反饋,將近六成(58.2% )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男當家庭煮夫,女來養家糊口”(其中男性的接受度為62.2%,女性為 54.8%)——好吧,嚴謹一點來看,這個調查除了意愿上的跡象,并不能代表實力上的問題。
然而,還在 Pew 的那份調查里,72% 的男性受訪者表示,男性作為家庭經濟來源在一段關系中尤為重要,僅有四分之一的男性認為一個好的女性伴侶應該為家庭貢獻經濟來源。
71% 的受訪女性也認為男性供養家庭是成為好丈夫/伴侶的前提。
但女性也對自己有更高的財務期望,39% 的女性認為她們應該為家庭提供收入來源。
無論收入水平還是種族,人們對男性來養家的期望是一致的。
然而,把養家糊口的責任默認推給男性在當下可能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康涅狄格大學在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異性戀家庭中的男性成為家里唯一一位負責養家糊口的人,他的幸福感和身體健康程度都會下降。
他們記錄并分析了美國全國青年縱向數據,那些作為家庭(異性戀)唯一經濟來源的男性,在 4 年內平均幸福感下降了 5%,平均健康評分下降了 3.5%。
相反的是,女性在同一情況下成為家庭唯一經濟來源的人,她們的幸福感反而有所提升。
研究負責人 Munsch 表示,“賺錢比伴侶更多的男性,有養家糊口的責任感,并擔心他們無法維持這樣的地位。而女性則會將養家糊口視為一種機會或選擇,她們會有一種驕傲,并多數不用擔心如果她們無法維持養家地位時,其他人會怎么說。”
研究人員試圖將年齡、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多少等因素考慮在內,但發現它們對調查結果并沒影響。
在女性意識覺醒的如今,女性養家常會被認為「獨自、自主」,不養家也能被理解。而男性養家則面臨著妻子的競爭壓力(這種壓力并不僅僅來自妻子本身),「養家并逐漸提升家庭品質」被視為理所應當的職責,不養家則會遭到可能的「小白臉、吃軟飯」的指責(以及來自自身的羞恥感)。
總得說來,男性的處境似乎變得更加微妙(jian nan)了。
哦對,哈佛大學還有另一項研究表明,這種“男性默認作為養家糊口者的角色分配”會產生負面影響。如果男性失業,則婚姻破裂的可能性大約是三分之一,而女性失業則沒有這種大影響。
祝每個家庭幸福。
動圖來自:GI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