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來,打開床邊的手機刷了刷朋友圈,早起的微商朋友已經把他們的廣告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放下手機出門,電線桿上的老軍醫小廣告映入眼簾;

上班開會,突然手機響起收到信息:恭喜你,你在《非常六加一》節目里抽中了大獎;

工作閑余,打開小電影一看,澳門最大在線賭場開業啦,美女荷官發牌;

加班之后夜晚回家,在小區門口被塞了一張“包小姐”小卡片;

打開電視一看,今天X愛婦科醫院無痛人流又打折了,買一贈一呢;

關掉電視,開電腦看看網頁,頁游廣告告訴你:今天古天樂又爆了“麻痹戒指”,陳小春很不爽。。。

這一段生活,大家至少有一個片段是很熟悉的,可以說是活靈活現。朋友圈微商、電線桿小廣告、中獎短信、電影植入、招嫖小卡片、電視推銷、頁游廣告,合稱這個時代的“世界七大視覺污染”。

這“七大視覺污染”的共同特色,是其畫面之丑陋(不然為啥叫污染)、其價值之低俗(明明應該是18歲以上和以下都禁止觀看)、信息之虛偽(可能有一些是真的信息),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最關鍵的是——像霧霾一樣,我們普通人,幾乎無法避免受到這種污染的影響。
你能不用手機?你能不用電腦上網?你能不出門?要是你有視覺上的潔癖,這時代就是硬把我們逼成了隔絕世界宅男宅女,否則你就得忍受自己的眼睛被強奸。

今天,我們將會給大家介(吐)紹(槽)這七大視覺污染的其中一種——低俗煩人的頁游廣告。
這里必須利申一下:本文只是談及個別的廣告,并不是特指某種頁游,有很多頁游本身設計還是很精美耐玩的,但也不妨礙它們會用上很惡心的廣告來宣傳。

我絕對的相信,每一個在網上“沖過浪”的網友,都對以下的畫面是有所印象的——
它們會出現在任何類型的網頁上;

彈窗、頁邊、鼠標停頓變大等等,出現的位置很多樣化,數量很多很大,達到洗腦的程度;

它們有不算大派也不算小氣的明星代言;

它們有數不盡的逗比爛梗;

還有羞羞的讓你很想點擊的套路;

頁游廣告大抵都是拎刀大漢以一敵百”、嬌羞二次元萌妹邀你決戰、屌炸天的刷本界面,再佐上點是男人就打天下、今日首測三秒開局、玩游戲拿紅包等加粗廣告語,同時配以激昂高分貝的背景音樂。如此反常態反審美,但又充滿視覺刺激的畫面,在深夜無聊的夜晚,還是極具感染力的。(文:京東金融官博)

本來,頁游廣告其實早應該要退出歷史舞臺,因為隨著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這種風行于電腦網頁端的廣告,受眾顯然逐步的減少,但畢竟電腦始終不可能被手機完全取代,這些廣告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再加上,似乎頁游式廣告也開始盯上了手機端了,在很多的手機APP都扎根發芽起來,頁游式廣告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對用戶來說,這是連場的惡夢。




而且,頁游廣告幾乎不存在簡單的屏蔽方式——除非你永遠不上網。
看到這些頁游廣告,你可能會微微一笑被它們的低俗所逗樂了,你甚至會忍不住截圖發給好友,發在朋友圈分享一起嘲笑,但久而之之,特別是個別“量大又惡心”的廣告的沖擊之下,人類的心理防線也是會土崩瓦解的。

演員林子聰可以說是社交網絡時代第一個因為代言頁游廣告被網友在微博上連篇累讀地地罵的明星。


起因大概在2015年左右,有一陣子,頁游《傳奇霸業》好像有點用力過猛,在各大網頁上都使盡全力登了他們新招的代言明星:林子聰的廣告。
“如果你敢欺負我的兄弟,我就會讓你嘗嘗屠龍刀的味道。”

這個曾經是周星馳的“御用配角”的演員的名聲因此一落千丈,網友紛紛到他的微博下留言痛罵,網紅大V意見領袖也發微博吐槽,有些惡搞視頻的制作人甚至制作了專門的視頻來罵他。
游戲界的大咖王思聰也專門到林子聰的微博下留言狂噴。

網友的反應如此之大,確實有點剎不住車,似乎那個廣告方也意識到問題,慢慢撤回了部分的洗腦廣告。


因被周星馳賞識而聞名的林子聰,現在卻落得“一想到頁游,就想到林子聰”的“美名”。

林子聰更在某知名游戲網站的2015年游戲行業“年度業界人物評選”中獲得大量投票,取得第2名的成績,排在了游戲行業大師小島秀夫前面。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罵過林子聰,大把砸錢投入電競行業的王思聰卻僅僅排在第7名。(大海里的針-豆瓣)

盡管王思聰怎樣罵,網友怎樣罵,林子聰和他代言的頁游,還是贏了。
除了“林子聰事件”,官方也有一些聲音,似乎也是試圖想要整頓目前比較混亂,只想要賺快錢的國產頁游市場。今年315期間,游戲博主“敖廠長”疑似因為發視頻“討論”某國產頁游的問題而被撤稿,引起了共青團在微博發文關注。


而在最近,似乎也傳出了一些新的消息?

【自甘“墮落”的明星們】
面對這些在強奸你視覺的頁游廣告,很多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那些明星,真的代言了這些廣告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明星畢竟不是官員啊,沒有義務公開自己的財產和收入(等等,官員好像也不用。。。?),即使是被罵到無以復加的林子聰,也從未正式回應過類似的事件。
因此,有人開始懷疑,這可能是廣告公司未經同意PS了明星的照片假裝被代言,這也不是沒有發生。

比如說,知名游戲主播“PDD”曾表示,自己不知道“被代言”了某個頁游,但騷豬本人似乎沒有繼續追究下去。

另一個支持這觀點的邏輯是,這些代言的明星很多都是不差錢的一線明星。如果你覺得死胖子林子聰可能因為演員收入供不上他吃貨的需求而被迫代理頁游賺錢。
那古天樂、張家輝、陳小春、張衛健、張靚穎、林志玲、甄子丹、范偉、周杰倫、黃渤等等這些歌影視三棲的明星呢?哪一個缺代理頁游那筆錢?




代理過頁游的明星真的太多了,真真切切的占據了娛樂圈的半壁江山。








當你看到某些明星第一次出現在頁游廣告時,你甚至會有點震驚:怎么TA也這么LOW了?



再說了,即使是手握幾十億票房,延遲下檔2個多月,似乎誓要演個500年的電影《戰狼2》主角兼導演吳京,他是當紅炸子雞了吧,他的價值觀夠正
直了吧,可他也代言了頁游廣告,看來萬惡的廣告離我們太近了,所以“雖遠必誅”不生效。



胖編我這種屌絲,100%絕對會為了頁游那筆錢去拍裸照,我真心都愿意,可是這些明星會為了錢而用這種形象見人,有點很難讓人相信。

但是,以上只是一方的觀點,但另一方的觀點(其實是大多數人相信的觀點)則認為,明星他們都是真的代言了這些頁游的。
原因1:頁游大多數的運營成本都花在營銷廣告上,只有少數花在開發,因此他們花得起錢招大咖明星來代言。


原因2:明星也是人,明星也要錢啊!這種擺幾個動作就有大筆收入進賬的低風險廣告,何樂而不為?


最明顯的一個邏輯是,既然這些頁游是盜用了他們的形象,為啥他們不去起訴頁游公司?
明星的律師都是吃干飯的嗎?

而且,這些頁游中的明星形象,都太真實了。明星出現在頁游廣告的動圖、視頻、聲音都是“幾可亂真”的,讓人覺得這就是真實的明星無疑啊。

【比山寨更可惡的,是套路】
不得不說,除了死胖子林子聰比較難看外,后來的一些頁游公司,也開始注重代言人的形象,像胖編這種死肥宅造型的代言人,能避免就避免了。
古天樂這樣黑粗硬的大帥哥,陳小春的義氣硬漢FEEL,林志玲的大長腿,總之至少它在強奸你的眼睛時,也讓你有點快感。

可是,有一些可能是為了省下代言費,連胖編我都請不起的頁游公司,它們的套路,就有點劍走偏鋒了。
美女和色情是最最常見的套路,一元錢讓玩你爽,美女師姐陪你練級。。。

辦公室玩這種游戲,你確定領導不會讓你帶他一起玩?

難道愛玩頁游的大家伙們都是SM控?


搟面杖。。。是什么鬼?

跪下唱征服的應該是抖M吧。

中國漢字,真是博大精深。

“乘虛而入”。。。我都服了,這真的好嗎?好熱不會自己開空調嗎?

其實我只是想找一個求職面試的教程。。。

真的逼真嗎?

眾所周知,這種美女肉欲橫流的游戲,里面的玩家哪會有女的啊?!結果就是一大堆死肥宅在自HIGH。。。
想起那個段子了嗎?說一個澡堂,男生可以花50塊錢賄賂老板進去女澡堂偷看,結果一位男生花了50塊錢摸進去女澡堂后才發現——特么全都擠滿的男人。

所以,既然玩的都是男玩家,自然就有這種需求了——偽娘。

男女雙修???什么鬼???性別也能雙修,你以為是學位啊!?

劉皇叔:你們這些死肥宅,連我的三弟都不放過!


張飛:???



除了美人計,錢財誘惑也是很常見的。
一塊錢讓你上天,三元稱霸,五元做爺,十元當祖宗,屠龍寶刀“點雞”就送。。。


“咣嘰,掉下一寶石,微信一掃,立馬換了50塊錢,老實人不忽悠。”
在線回收裝備,更是滿足了很多玩家想要通過“打游戲賺大錢”的夢想。



總之頁游公司就是“活雷鋒”似的,收錢很少享受全套,超越莞式服務,讓你欲罷不能。

當然這些套路是真是假,你們自行判斷吧。
“借用”一些傳統經典的游戲,如《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英雄聯盟》、《絕地求生》、《三國無雙》、《刺客信條》、《仙劍奇俠傳》等等元素的頁游廣告,更是讓你傻傻分不清真假。




那天有人還告訴我,“吃雞”出頁游了,我還不信,直到我隨便打開了個網頁。。。

這年頭,也少不了雞湯流:親!你的時間很值錢!所以都來打游戲吧!

你們啊,連老外都不放過。。。


還有一種是強行蹭熱點的,之前綠帽子原諒色流行時,幾乎頁游廣告都是一片和諧的綠。

最常見的就是那種最近什么電視劇電影紅了,就出一個差不多的改編廣告。


至于有一些很爛的梗,完全找不到來歷的,比如這種“X爆豬屁股后掉裝備”的梗,究竟是哪傳出來的?


還有這個“踢鴨子”的梗,也是火得莫名其妙。




【為了“尋找傻子”,它們不惜重金】
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么這些正常人一看就會覺得惡心,不會去點擊的粗制濫造廣告,仍然大行其道?

頁游公司都是秀逗了嗎?花大錢做廣告來專門惡心你?
你都說了,是正常人會覺得惡心。。。正常人!如果要是不正常的人看到這廣告,反應就不同了。
當然,我們都不是不正常的人,所以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想法。

可是你看看現在頁游公司的市場占有,雖然在下降,還是挺可觀的。

這些廣告確實明顯地發揮了讓頁游茍延殘喘的作用,因為,頁游廣告是精準營銷的案例。

在行騙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解釋為什么騙子都愛編一些你一聽就不可能相信的奇葩故事來騙你,理由很簡單,他們只是在過濾出智商低的人群,而這些人群,是最好騙的。
那些一聽就不可能相信的奇葩故事,把它們廣泛散布出去后,那些相信并上鉤的人,一般都是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容易被騙的傻子,不然也不會信這些故事啊!
這樣,騙子就能精確地定位到他們所需要的人群了。

雖然頁游公司并不都是騙子,但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喜歡投入到畫面簡單、游戲深度低的頁游,并為此而充值的人群,往往是那些容易沉迷明星的粉絲、容易被套路、被爛梗所吸引的人——就是人傻錢多的。

他們把廣告做得相對低端,正是為了吸引那些具有“同樣審美”的人點進去,這才叫精確定位的營銷!
現在,你應該明白為啥某些廣告只追求傳播量夠大,而不太重視質量了吧。

怪聊解讀: 垃圾污染,我們可以花大錢買個干凈的小區住;食品安全,我們可以鍛練好自己的鑒別力,還可以代購;空氣污染,我們可以戴口罩、買凈化器阻擋;那視覺污染呢,讓我們戴眼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