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被Cue到一個問題。
商住房、酒店式公寓、LOFT,雖然不是住宅,但確實能住,價格又便宜。在某些區域,甚至比普通商品房便宜一半。
最重要的是,這種房子不限購,全國各地隨便買,除了北京。
所以現在也挺火熱的。
我上次去深圳辦事,被中介強塞了一大堆商住的宣傳單,看起來很誘人。
那,這種房子要不要買呢?
一、
其實我個人是不太建議買商住的。
它比較畸形。
雖然能住,但嚴格來說,卻不是住宅。
因為房子下面的土地,其實是辦公、商業、綜合用地,本不能用來蓋住宅。
政府出讓土地時,對土地用途有嚴格規定。
比如ABCD四塊地,A是純住宅用地,蓋房子住;B是商業用地,建辦公樓;C是工業用地,要蓋廠房;D是教育用地,用來蓋小學中學。
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不能亂用的。
話是這么說,但是蓋一座寫字樓,賣出去的速度和能賺到的錢,遠遠不如蓋住宅。
所以后來很多開發商就開始打擦邊球,在商業用地上蓋房子,賣給普通人居住。
于是就有了商住房。
也因此,商住有了一大堆“缺陷”。
二、
首先,商住房的土地產權只有50年,或者是40年。
而純住宅產權是70年的。
前幾年,總理曾親口說過,“70年產權到期之后可免費續期”,不用擔心住宅的產權繼承問題了。
但商住產權到期之后怎么辦?
其實是有一點尷尬的。
另外,商住本身就是違規建筑,所以這房子建的也是委委屈屈,遮遮掩掩。
相比正經的住宅,居住起來其實很不方便的。
隨便舉幾個栗子。
1、商住房一般都沒有陽臺,十幾戶共享一層樓,所以一般只有一面可采光、通風。
像個大匣子,住起來很不舒服的。
2、公攤都比較大,普通的住宅得房率一般是80%上下,而商住得房率一般只有六成多。
3、在商住興起之初,管控不嚴,有的LOFT層高可以接近6米、民水民電有燃氣,有獨立小區。
住起來不比純住宅差多少。
但最近幾年對商住的管控明顯嚴格起來了,新建商住LOFT層高不能超過4.2米,商水商電,很多項目連燃氣都不通。
年輕人可能還好,上有老下有小的居住,就非常不方便了。
4、商住房因為可以注冊公司,居住人員很復雜,經常會有陌生人出入。
安全也是個問題。
5、商住房的交易成本很高——
比如契稅,住宅一般繳1%、1.5%就夠了,而商住必須交滿3%。
買個100萬的商住,3萬元要用來交契稅。
貸款也很不方便,大部分城市商住最多只能貸五成,而像北京則根本不給貸款,還要求60個月社保。
這就很尷尬了,商住天生違規,政策說嚴就嚴。
6、因為以上這種種的缺點,商住房的價格漲幅,通常要比周邊的住宅差很多。
比如北京有一個神盤叫“北京像素”,已經算是商住里面的佼佼者了,民水民電有燃氣,層高5.8米。
但還是要比周邊普通小區便宜四成,還多。
三、
碎碎念了這么多缺點,商住是不是完全不能買?
從另一個角度想,倒也不是,它也有自己的優勢。
商住房下面的土地,本來是規劃建辦公樓、商圈的。
那首要一點,交通一定是非常方便的~
通常離地鐵站非常非常的近,真正的“地鐵上蓋”、“走路五分鐘內”。
還有,商住房一般都會配建商場、超市、寫字樓、酒店等等。
下樓就是繁華商圈。
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和工作都非常方便。
如前面所說,商住價格通常比周邊的住宅便宜很多,而配套設施又更加齊全。
就導致它另外一個優點——租售比更高。
拿杭州下沙一個商住樓盤舉例。
一套60平的房子現在售價100萬,而月租金是2500元。
租售比能達到3%。
杭州房價漲的太快,如果去年同期買,價格不到60萬,租售比超過5%。
而它旁邊同一個開發商建的純住宅,租售比就只有1.6%了。
所以如果你眼光好,能挑中一個交通便利、年輕人云集的優質商住房。
真的可以當快樂包租公、包租婆。
ps.
哦哦,對了,還有一點,商住能注冊公司,這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現在想找個掛靠地址辦公司,成本是越來越高了。
以后這也是稀缺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