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如果下面五句話,你哪怕有一絲絲共鳴,那就仔細讀完這篇短文:
1,我是個好人。
2,因為我是好人,我就應該對別人好。
3,如果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對我好。
4,如果別人對我不好,那一定是我哪里做錯了。
5,我做錯了事,所以我不是個好人。
看到了么,這就是我常說的“底層邏輯有問題”,人就是這么自己逼死自己的,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還是五步走:
第一步,兩種可能性:
如果你有嚴格的家教或者苛刻的父母,你就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所謂“苛刻父母的內化”,從小被鞭子抽習慣了,于是開始自己抽自己。
如果你小時候在動蕩的環(huán)境中長大,比如父母經常吵架,那你一樣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因為你覺得自己只要很乖很懂事,父母就不會再吵架了。
無論以上哪種原因,你頭腦中就會形成這樣的底層邏輯:
我應該滿足所有人的期望,應該照顧好每個人,應該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應該不讓任何人失望,應該時刻保持積極樂觀,應該盡量不去麻煩別人。
第二步,既然我已經如此努力的為別人做了這么多事情,別人就應該認可我,喜歡我,夸獎我,并且回報我,甚至離不開我。
但注意!這種內心需求,是絕對不能表達出來的,因為表達自己的需求,等于向別人索取,等于給別人添麻煩,會遭到別人的嫌棄。
也就是說,你對別人的要求很高,但你就是不說,要讓別人猜,不但要精準的猜出來,還要適時的給你期望中的回報。
第三步,很顯然上述的要求是非人性的,基本沒有人能做到,于是你對他人的期望落空,開始失望,難過,沮喪,憤怒……
又注意!這些種種的負面情緒,還是不能表達,因為你不允許自己表達憤怒,一旦這么做,就是給別人添麻煩,會遭到別人的嫌棄。
于是這些負面情緒你只能憋在心里,顧影自憐,自己舔舐傷口。
第四步,你就開始自責,“是我的錯,我自己不夠好,我無情我殘酷我無理取鬧,因為我的無能,不能滿足別人,所以別人才不會報答我”
你還會時不時的給自己一個暴擊:對自己的這種自責和失望會投射到他人身上,你就認為他人對你也一樣失望,于是進一步自責,羞愧,由自我否定,變成自我懲罰,甚至開始自虐。
最終第五步,悲傷過后,你痛定思痛,決心一定要彌補過去的錯誤,做一個好人,一定要“滿足所有人的期望,一定照顧好每個人,一定不傷害任何人的感情,一定不讓任何人失望,一定時刻保持積極樂觀,一定不去麻煩別人。”
看著眼熟是吧,因為這就是第一步的循環(huán),因為對自己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付出更多,就認為他人更虧欠自己,于是報以更大的“無聲的期待”,再失望,再自責……無限循環(huán)。
唉,慘的慌,我都替你心疼你自己。
怎么破?回到最開始那五句話,把底層思路替換成這樣五句:
1,你不是必須做什么好人,比好人更重要的,是做真實的自己。
2,只有爛好人才對所有人好,你可以對所有人表達善意,然后從回應你善意的人中篩選一部分,再對他們好。
3,你對別人好,別人未必對你好,因為你給的未必是對方需要的,即使是,也并非所有人都知恩圖報。
4,如果別人對你不好,未必是你哪里做錯了,還有一種動物叫“人渣”,他們對誰都不好。
5,即便你做錯了很多事,你依然還是個好人,而且是美好的人,因為你心存善念。
再補充兩條:
6,表達自己的需求,表達負面情緒都不是可恥的,你有這樣的自由。
7,時常夸獎一下自己,并不會使地球毀滅。
完事,收工。
視頻日記
《意大利超市》佛羅倫薩 201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