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截圖引起了我很大的感觸。圖中講述的一個中年IT男的經歷,想來,這也是無數中年IT男的故事。
一個35歲的中年IT男,力不從心,精力比不上年輕人,做了手術不能過度勞累,只不過是準時下了班就被領導怒斥:“加不了班,你就滾蛋吧!”
生活不是電視劇,他不能變身魏瓔珞,霸氣開懟,而是只能忍氣吞聲:
“抱歉,請給我一次機會,以后我會努力表現的。”
“我會好好工作的。”
他不是沒有脾氣,也不是抖m,只因為他是一個IT中年男。
01
35歲的IT中年男,到底有多慘?
上個月,一個深圳某公司周六加班程序員在工位上倒下的視頻引發了熱議,“周六還在加班?”、“辦公室竟然裝了監控?”、“壓抑的辦公環境”等等質疑之聲頻起。但得知該倒下的程序員沒有生命危險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人到中年,都會有各種煩惱,中年危機也會席卷而來。而對于IT行業來說,他們的中年危機似乎來得更迅猛,更危機。
在不少人眼里,IT行業收入高,是個十分風光的行業。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心酸?
身邊不少程序員朋友都說,他們這一行就是吃青春飯,靠自己的青春來換取高薪。35歲一過,如果還只是一個普通程序員,那么,他們的職業生涯就會進入瓶頸期,對公司也失去了價值,隨時有失業的風險。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2017年中國程序員調查分析,我國絕大部分程序員年齡都不到35歲,超過一半的程序員年齡在23-30歲之間。
年齡,在IT行業是一道坎,比其他行業的坎更大更難。
去年,網絡上就一直流傳著華為清退34歲程序員的消息,雖然后來已經辟謠了,但還是給程序員敲了一個警鐘:在這個行業,年齡真的是一個問題。
2017年12月10日,42歲的程序員歐某因為被公司辭退,從中興通訊的大廈一躍而下,留下四個老人和一對年幼的兒女。
2017年年初,一篇《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家庭悲劇》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而那就是一個被華為清退的34歲程序員的故事。
數周之前,華為一位員工疑因一次考核不好,經受不住打擊,跳樓自殺。
在網絡上一搜,人到中年,被辭退的程序員并不算少數。
有網友發帖稱:自己的朋友是十幾年的老程序員,但最后還是因為年齡問題被無情辭退。

也有網友發帖稱:公司裁掉一個項目部,年輕的程序員被調到其他部門,而年紀大的程序員則紛紛被辭退,38歲的他再次失業。


辭退、清退、失業,這是35歲IT男的全部危機嗎?
不,35歲的他們,還面臨著工資下降的危機。別的行業,資歷越深,工齡越長,工資也就會越高,而IT行業卻不同。

看,這組數據說明了什么?
工作10年以內的程序員,收入一直保持著上升的趨勢,但10年以上的程序員收入突然下降了。也就是說,大概35歲以后,很多程序員的收入是在遞減的。
我們再看看去年各大互聯網公司校招的薪資:
?

才畢業,各大互聯網公司就紛紛給出了高薪,開出了各種福利待遇。
相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老程序員,在求職市場上卻很不受待見,工資不高,工作機會不多,這就是35歲程序員的現實。
02
IT中年男,你為何過得如此難?
張愛玲曾說過:“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年過三十,焦慮,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大,不知道明天會怎樣?這是多少中年IT男的心聲。

尷尬的年齡,高壓的社會,想改變的自己,知道自己應該改變,但不知從何做起,想學習新的知識,但不知從何學起,想變得更好,但不知從何變起?
畢竟,歲月不饒人,體力、記憶力、反應力都在變差,這是事實。
IT行業還與別的行業不一樣,技術更新快、新技術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難,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強。
想想,這些年一直在數據領域,流行的概念一波接一波,商業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腦力跟不上了,很容易疲勞,沒辦法像年輕時一樣集中注意力。”
“記憶力在退化,學習能力也比不上年輕時期。”
“體力精力不行了,不能像原來一樣,通宵熬夜。”
..........
這又是多少IT中年男所面臨的困境。
有人說,職場上的中年男人,生活很難,就像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對于IT中年男來說,他們的磨難會比九九八十一難更多。
人到中年,已經沒有人會原諒你的不成功,而你也沒有了95后秒辭的勇氣和底氣。

對于35歲的程序員,如果還只是處于一個基礎的崗位,既沒有成為技術大神,也沒有上升到管理層,那么,他的職場生涯會很難。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些人就是Loser。
可是,現實是現實的,程序員千千萬萬,管理層就那么幾個。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管理層,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技術大神,一般的人,還是只能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程序員。
是的,他們有錯,不能在千萬個程序員中脫穎而出,但是,他們也沒有錯,畢竟,能脫穎而出的人又有多少?
35歲,想放手一搏,努力去創業,但是家庭、孩子、房子、車子又成了一個個負擔。

再者,看著程序員蘇享茂、80后創業天才茅侃侃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他們的人生和創業,又有多少人望而止步。

是啊,算是頂級程序員的他們,拼經全力,還是以失敗告終,假如創業,那些普通的程序員又該怎么辦?
03
生活很難,但也不是無路可走
35歲的IT男很難,但他們也并非無路可走。
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也不是只能一條路走到底。身為程序員你,不一定要一輩子寫代碼,早早的想想未來,多為未來謀一條出路,或許,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學習管理知識,為以后晉升管理層做準備;學習做產品,一個有著技術背景的產品肯定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多學點其他的技術,畢竟,在某個技術領域很強是很好,但綜合的技術背景或許會對未來更友好.......
再者,沒有人說,35歲的以后程序員就絕對比不上年輕人。
不管如何,他們還是有著十幾年的經驗,在這一行,雖然技術很重要,但經驗也不可小覷。
并且,只要保持自己的心態永遠年輕,永遠熱忱,不斷學習,不斷追逐,生理方面的問題還是能被克服。
學習能力下降,就多學2次、3次、4次,直到學會為止;記憶力下降,就多記幾次,反反復復,直到銘記于心為止;體力跟不上,就多去健身,不說通宵三百回合,但也可以做到加班......
有危機感很好,有焦慮也不錯,但每天想著被辭退,想著中年危機太難,而沒有去努力,那只會加快你的中年危機,讓你真的面臨著被辭退的悲劇。
?

在這里,不想說太多雞湯的話,我相信一個能在程序員打滾多年的人,對于要“努力學習”這些勸勉并不新鮮。
我更愿意奉勸那些程序員的老板,還有程序員的家人,對這些IT中年男多一些理解與包容。
畢竟,程序出了Bug可以修正,但人倒下了,也許就再沒有爬起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