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了,對媽媽來說,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但是,這在大象媽媽的心里,可能是另一種滋味。一頭長有漂亮象牙的大象,等待它的很可能是先被弄死、再被砍臉、最后被取走象牙的下場。
貪婪而殘暴的人,已經殺死了無數頭長有象牙的大象……但是近些年,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大象——不長象牙了。
1977年到1992年,在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歷時15年的內戰造成了無數人的傷亡,當地90%的大象也慘遭毒手,它們要么因為象牙的暴利被屠殺、要么被宰了給士兵們充饑。在戈龍戈薩國家公園里,那些幸存下來的、現已邁入老年的老象身上有一個特點——它們很多都沒有象牙。
在沒有盜獵的自然環境下,只有2%至4%的雌性非洲象不會長牙。然而,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內戰結束后出生的雌性大象,有三分之一都沒長象牙【1】。“在戈龍戈薩國家公園里,53%的成年雌性大象、35%的新生雌性大象都沒有象牙,”研究大象的生物學家喬絲·普爾(Joyce Poole)說道【2】。
不僅僅是莫桑比克,在南非的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很多大象也不長象牙了。21世紀初,那兒的174頭母象里,沒牙的比例竟高達98%【1】。沒牙母象的數量似乎正在增加,在其他地方比如贊比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也都能觀察到這一現象。
在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如果前方出現幾只沒有象牙的大象,人們遠遠望去就能猜出是母象。
一般情況下,在相同的年齡,公象的象牙比母象的更大、更重,所以遇到偷獵者時,公象首當其沖。但是,一旦大象被大規模地捕殺,偷獵者就會開始對母象虎視眈眈。“偷獵者會選擇性地捕殺那些長了象牙的母象,沒牙的母象則逃過一劫,這些幸存下來的沒牙母象生育了更多沒牙的后代,” 喬絲解釋道。
對比非洲象,亞洲象不長象牙的情況似乎更明顯。亞洲有些地方也有非常長的因為象牙暴利而屠象的歷史。另外,長牙的亞洲象還會被抓去干活,這也可能導致更多的亞洲象不長象牙。“如果你看亞洲象,母象完全沒有象牙。要是看不同國家的不同亞洲象象群,你會發現,大多數公象也常常沒有象牙,” 喬絲說道。
沒牙的象媽媽通常更有可能產下沒牙的象寶寶,這容易理解。但是,如果長出象牙這一特點和X染色體有關,而公象的X染色體從母親那兒獲得,那么,這么多沒牙母象生出的兒子也應該是沒牙的。但是,在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在沒牙的母象越來越多的同時,幾乎所有的公象都長著象牙,除非它們受傷了。對于這一現象,科學家們還沒給出具體的遺傳學解釋。
象牙其實是門齒演變而來的。作為過度生長的牙齒,它們能長到三米長。在野外,大象用象牙挖掘地上的泥土,尋找水源和鹽份;也能用象牙折斷樹枝、剝去樹皮;遇到危險時,長長的象牙還能當做武器;象牙長得好的公象更容易獲得母象的芳心;親朋好友重逢時,大象甚至用撞擊象牙來表示興奮和快樂。另外,就像人類有左撇子和右撇子,大象也有自己慣用的一邊象牙,以致其更容易磨損【3】。
“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共同認識到我們不需要象牙,卻真的需要大象,并接受一個簡單的道理:只有大象需要象牙。”大象行為研究專家喬絲說道。
圖片由IFAW(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提供
看著戈龍戈薩的沒牙象群逐漸壯大,“它們現在的狀態很好,這里對它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棲息地,而且,沒有發現它們任何遭遇營養問題的跡象,”喬絲說。不長象牙,確實有助于大象逃離人類的魔爪、過上相對太平的生活,但是同時,沒牙也多少會影響到大象的生活。
約瑟芬·斯密特(Josephine Smit)專業研究大象的行為,她發現有一些沒牙的大象似乎找到了變通的方法。斯密特見過沒牙的大象吃樹皮,它們會用長鼻子剝下樹皮,有時候也會用嘴里的牙齒。”這些大象吃的樹皮應該是比較好剝的,或者是已經被剝下了一些的。它們還會依賴同伴的幫助。另外,和長了象牙的大象相比,沒牙的大象有更大的活動范圍。為了尋找可重獲的食物,它們可能需要多去幾個地方。
現在來看,沒牙似乎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不良后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科學家認為,沒牙大象的比例這么多,可能改變個體和更廣泛的社區的行為,他們正在努力尋找這些變化。
除了大象自己,其他與大象有關聯的動物,也有可能受到牽連。大象用象牙所做的一些工作,對于其他動物來說也至關重要。有的物種就靠著大象扳倒樹木、挖洞取水,還有一些動物會把被象牙挖過的地方當做自己的棲息地,比如,在非洲就有一種蜥蜴就優先選擇被大象破壞過的樹木作為棲息地【4】……有些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大象沒牙引起的“下游效應”。
沒牙了,大象今后的營養和行為特征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是科學家們目前的研究重點。
除了沒牙的大象變多了,人們還發現,就算是長了象牙,象牙也變小了。研究發現,從瘋狂的偷獵時期幸存下來的大象會有更小的象牙,公象的小了五分之一,母象的小了三分之一。而這一特點又在它們的后代身上重現。
越來越多的大象不長牙了,這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編輯: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