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80后的父母體檢平臺2小時前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衰老往往是從腿部開始的。
從 20 歲開始,如果不積極運動,每 10 年就可能喪失 5% 的肌肉組織。同時,骨骼中的「鋼筋」——鈣也會逐漸流失。
人到中年以后,抵抗力不如年輕時候強,如果不注意腿部保護,到了老年自然「年久失修」,就不會那么好使了。
甚至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患上關節炎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老人每次走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走得越輕松,那么他的壽命就越長。
1.腿部衰老的報警信號
報警信號一:
走路變慢,腿腳發酸發脹。
40 歲后,很多人感到腿腳不靈活,步速越來越慢;偶爾多走點路,會連續酸痛好多天,甚至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
外出步行,腿就像灌滿了鉛,酸脹乏力。
這是由血液循環不佳導致腿脹,也是心腦血管病或腎臟疾病患者常有的癥狀。報警信號二:
經常腰酸腿疼,一側發涼。
特別是中年女性,哪怕只是站一會兒,就會覺得腰酸腿痛。
總是感到小腿肚涼颼颼的,有時還覺得從臀部開始,到腳后跟,中間一條線都涼涼的。
這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也可能和腰椎間盤病變有關。
如果小腿肚出現壓痛就更要注意,說明腸胃已經開始「罷工」了。
報警信號三:
抽筋次數增多。
如果不是在運動后或受涼而抽筋,那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骨質疏松的表現。
有些人還會出現足跟疼痛,也必須引起注意。
報警信號四:
髖膝關節疼痛。
幾乎所有關節都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變得脆弱,特別是髖、膝這兩處關節。
如果你發現在下樓梯、蹲下或跳躍時出現不適,甚至腿部有摩擦磨損、卡住動不了的感覺,說明關節已經急需保護了。
2.如何預防腿部衰老?
1. 注意腿部保暖。
平時常用熱水泡泡腳,使氣血能順利到達人的上身,維持機體平衡。
泡腳注意事項:
① 老年人神經敏感度下降,特別是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水溫不要過熱,以免發生燙傷還不自知。
最好由家人幫助調好水溫。
② 下肢動脈閉塞、靜脈曲張的朋友,最好由血管外科的醫生或康復師評估疾病程度后,再決定是否可用熱水泡腳。
否則,泡熱水腳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
③ 不建議隨意用偏方草藥或自配藥物泡腳,一般沒什么效果;萬一造成皮膚損傷等情況,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有靜脈曲張,泡腳一定要小心
2. 多曬太陽,多吃含鈣高的食物。
適量地接受陽光照射,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 D 的形成,促進鈣的吸收,對預防骨質疏松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建議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曬 20 分鐘太陽,夏天要避開上午 10 點到下午 2 點這段時間。
含鈣高的食物很多,比如魚類及大部分海產品,骨頭、豆制品、奶類,海帶、紫菜、發菜、黑木耳、黑芝麻等等。
3. 科學運動
「百練不如一走」,每天如果能堅持健步行走 45 分鐘以上,或走 1 萬步,基本可以達到鍛煉目的。
運動能強健骨骼,維持肌肉量;且通過運動維持合理的體重,可以減輕下肢負擔,讓關節更輕松。
對于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的朋友,簡單地踮腳、抬腿等,也可以對腿部肌肉起到鍛煉效果。
同時,老年人要穿寬松的褲子和鞋,鞋跟 2-3 厘米比較合適。
4. 積極控制慢性疾病
控制好三高,聽醫生的話,才能更好地應對存在的關節或血管問題。
該吃的藥、該改善的生活方式,都認真地去吃去做。把疾病對腿腳衰老的影響降到最低。
5. 按摩保健需謹慎
很多中老年喜歡揉腿肚、扳腳趾等,給腿腳做做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有腿疾的朋友,揉腿肚要慎重。
比如患有靜脈曲張、動脈粥樣硬化、脈管炎等下肢血管疾病者,盲目按摩揉搓腿部,對改善病情可能并無幫助,還有可能引起血栓脫落,產生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