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一定是每個人還是學生時的夢想:睡覺時聽一段錄音,就可以把知識點在大型考試前完全記憶下來。而令人驚訝的是,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確實可以在睡眠中處理信息,但作者悲哀地得出結論,這也并不允許我們同時學習和睡眠。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表明,即使在睡眠中,我們也能對聲音的相關性做出反應:有些人會在聽到自己的名字時醒來,而父母則更容易被自己孩子的哭聲吵醒。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托馬斯·安德里隆博士則更進了一步,他的研究表明:人們在淺睡時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意義的聲音上而不是胡言亂語上,就像我們可以在嘈雜的地方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進行的對話上一樣。
安德里隆告訴我們,他們通過腦電圖來監測受試者的大腦,并識別出對外界信息做出回應的特殊信號。然后,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檢測腦電圖并識別出人們到底在“聽”什么。他表示:“這是我們擁有的最接近讀心術的東西”。
在《自然·人類發展》一書中,安德里隆和合著者描述了他們所進行的實驗:24名受試者的一只耳朵收聽一個由新聞報道和電影片段組成的循環,另一只耳朵聽到的則是所謂的“無意義的話”——專門捏造的滿足受試者母語語法的無意義句子。腦電圖顯示,無論是在清醒時還是在淺睡時,受試者“都傾向于優先考慮有意義的故事,而不是沒有意義的故事。不過,在深度睡眠期間,即使是有意義的聲音也沒有任何影響。”
我們之所以不能用其來學習知識,安德里隆表示有很多原因。首先,這些信息只在大腦里持續了一分鐘,而且根據醒來后的測試,人們似乎只記住了前30秒。此外,實驗對象都經歷了睡眠失憶癥,他們并沒有有意識地記住處理信息的過程,就像人們在半夜醒來時會忘記大部分夢里的事情一樣。最重要的是,睡眠失憶癥的發生是有原因的。安德里隆補充道:“睡眠對于鞏固過去的記憶非常重要,在此期間,大腦停止了形成新記憶的機制,使它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處理過去的記憶。而如果我們能在睡眠中學習,哪怕只有一點點,都可能會嚴重干擾我們在白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