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安魂曲:
昨兒看新聞,說有一位大叔被鐵鍋燉大鵝的香味誘惑,最終犯下了偷竊之罪。要我說,鐵鍋燉大鵝,確實有能誘惑人犯罪的魅力。
做鐵鍋燉大鵝,還是東北人做得正宗。這菜本身就帶著一種豪邁之氣,與地道東北人的性格遙相呼應,也與東北的千里沃野交相輝映。
我的歷任領導里面,有好幾位都是東北人,其中有一位王哥,非常喜歡邀請我們這些下屬去他家中吃飯。那年冬天,他老爹老娘帶著一只鵝,以及紅腸、茶腸等特產,千里迢迢,從東北來到北京,和他一起過年。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有幸感受了一下東北燉大鵝的味道。
王哥身材高大,他的老爹——也就是王叔,也是身材高大之人,碩大的一只鵝,他單手拎,也就跟我拎只小雞仔的感覺差不多。
他在大盆里把鵝處理干凈,然后切了塊,在鐵鍋里下了涼水,底下起火,把鵝塊放進去,開始焯。如此一焯,腥氣稍減——鵝肉是有腥味的,處理不好,這味道很影響食欲。
鵝塊抄出來備用。這時候,切蔥姜蒜,蔥切大段,姜蒜為薄片,此外還有幾個干辣椒,中間斬開。再備大料,花椒,陳皮,香葉,細鹽,醬油,料酒。
除了這些,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食材——土豆。
在做這類菜的時候,土豆可以切得不規則一些,但千萬不要切得過小了。要大氣,要雄壯,要能搭得起鍋里的肉塊。
焯了水的鵝塊放入鍋中,清水淹沒了它的身子,各種配料一起放好,陪著鵝塊在湯中共浴。小火燃起,蓋上鍋蓋。
好,接下來需要的只是耐心了。
做這菜需要一定時間,尤其是用大鐵鍋燉它的時候——雖說現在壓力鍋比較普及,但總覺得用壓力鍋做出來的,味道稍微差那么一丟丟。
燉了幾十分鐘之后,可以把土豆塊加進去了——切莫把土豆塊與鵝塊同時放入,二者所需火候不同,土豆塊要是放得早了,口感會差出許多。
土豆塊放入之后,再蓋上蓋子,繼續燉著它,熬著它。肉越燉越爛,湯越熬越濃。熱氣把鍋蓋頂開細縫,香味悄咪咪地鉆了出來……
這個時候都別閑著,還不到欣賞香味的時候。得去準備香菜,切了末碼成一堆。等到時間終于到了,掀開鍋蓋,把香菜往里一撒,賣力一攪和,這鍋燉大鵝就算是好了。
王叔招呼我們:走,上桌吧!
當年我們都吃得比較粗獷,一人捧了一個碗,直接舀出鍋里的鵝塊土豆塊,盛進了碗里,就這么端著吃。旁邊還有切了片的紅腸、茶腸,一碟炸過的辣椒,如此冷熱搭配,滋味更顯特殊。
那鵝肉緊實,但燉得軟了,咬起來并不柴,它那發達的肌肉里,纖維豐富,十分能儲存湯汁。而與它一起燉熟的土豆,則是浸透了鵝肉湯的精華,您要閉著眼睛吃,幾乎不覺得那是土豆,分明也是肉塊。
旁邊的王叔還不斷給我們添菜:“多整兩塊!鍋里還有的是!以后歡迎你們來我們老家做客,那邊好吃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