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動搖夫妻關系的一個問題,老婆敢問老公敢回答嗎?
兔媽媽問兔爸爸:你覺得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兔爸爸說:豪車,豪宅…
兔媽媽說:難道我是這樣的嗎?
兔爸爸說:你想要,可是沒這么多給你……
小兔子說:爸爸你說錯了!豪車豪宅是你想要的吧,不一定是媽媽最想要的!
兔媽媽問小兔子:那你覺得媽媽最想要的是什么?
小兔子:我愛你,和你愛我。
兔媽媽感嘆:不到8歲的孩子,比相伴了18年的老公還看得更清楚!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不斷有人在宣揚:
“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舍不舍得給你花錢”;
“愛她,就給她最好的——XX鉆石”;
“女性應該發揮自己的性別優勢,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獲得好處和特權”;
……..
這些論調都傳遞了一種不符合事實的性別刻板印象,它們不但給女性群體貼上了『拜金虛榮』的標簽、給男性群體貼上了『勞動工具』的標簽,而且人為地制造了兩性之間的鴻溝,把女人和男人扭曲為彼此對立的奴役者與被奴役者、消費品與消費者。
其實,在心理統計學上,女性群體的內部差異性,遠遠大于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性別差異性。
早在1974年,美國心理學家埃莉諾.邁克比(斯坦福大學第一位女性心理學系主任),就對關注性別差異的1600項心理學研究結果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普遍認為的兩性差異其實大多是人們杜撰的結果,人們對性別的很多刻板印象其實不真實。
當代女性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在心理特征、生活選擇以及對生理事件的反應上,都有巨大的個體差異。當然,男性群體內部也有類似的巨大差異。 “每當兩組被試內部的差異很大時,我們就很難在這兩組之間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就性別來說,我們不太可能在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分之間發現很大的差異。”
所以,不要一看見某個女人“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就以為所有的女性都把豪車豪宅擺在愛情前面。
實際上,無論女人還是男人,我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都是愛與被愛;我們幸福感最大的來源,都是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情感聯系。生而為人,呵護他人與被人呵護的需求,深深地植根于我們的天性中。我們為愛而生,我們因愛而被稱之為人。對愛的渴求,從來不分男女。
讓我們拋下對女性男性的刻板印象,拋下那些老舊過時的性別偏見,縱身躍入生命的洪流中,去愛,去體驗,去表達,去攜手共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