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都挺好》
《都挺好》快要大結局了,一部引發全民熱議的電視劇,從雞飛狗跳,逐漸走向溫情,很多人說:
這個畫風走向,怕是要大團圓啊,為什么每一個撕裂的關系,最后都一定要團圓?
但其實,從蘇明玉的角度來看,比起手撕全家,團圓,或許才是她最渴望的結局。
蘇明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早餐哥哥們是牛奶雞蛋,而她只能吃一碗泡飯;她要一千的補習費,母親不給,卻轉手給了二哥兩千的旅游費;為了大哥去國外上學可以把她的房間賣掉,可以花錢給二兒子買二本,而明玉成績好,想考清華,母親卻只讓她上免費的師范。
蘇母直言:你是個女孩,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歲,你以后還要嫁人,到老了,我們也不需要你養。
蘇明玉長大后,仍然沒有逃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甚至被二哥暴打到住院。
網友們都義憤填膺,紛紛喊話蘇明玉:“不能放過蘇明成!撕蘇大強,撕蘇明哲,蘇明玉你不能心軟!”
可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她還是放過了暴打自己的二哥,因為她發現,自己冷漠、憤恨的模樣和母親如出一轍。
“你明明恨她,又怎能讓自己越來越像她?”
以前,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已成了蘇家的強者,依然咬牙切齒地淪陷在對過去的敏感憎恨之中,無法自拔。
但是,當父親被她罵到昏迷,甚至昏迷之前,對著她大喊母親的名字時,她的內心受到了重重的一擊。
正如原著中蘇明玉的自省:
今天審視自己,才發現自己早已變態,她逃不過一脈相承的自然規律。外婆對媽無所不用其極,媽對爸和她無所不用其極,可怕!這也是災難,必須終止。
她必須停止如此變態的代代相傳。
不為別人,就只為自己可以過上正常的、不陰暗的生活。
很多人說:原生家庭欠你的那么多,對你的傷害那么大,你怎能輕易原諒?
這句話我百分百贊同。
但實際上,像蘇明玉這樣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把恨揪在心里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痛苦,越來越難受。
就像劇中男友告訴她的那樣: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蘇明成固然可恨,可他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母親的溺愛縱容,讓他一直都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沖動、自私。
但是經歷了被派出所關押、與妻子離婚、投資失敗、知道了當年真相、蘇明玉給他解圍后,他也學會了反思自己,一點點變得成熟起來。
他和明玉都曾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也都在努力學習改變。
蘇明成漸漸放下了對明玉的偏見,開始反省自己。
蘇明玉也終是放下了對蘇家的恨,放過了自己。
他們都放下了,生活都開始變得明媚起來,命運也隨之得以改變。
放下,才是最大的解脫。
作家萬斯出身貧寒,母親私生活混亂,不僅酗酒吸毒,常常有自殺念頭,還經常打罵他。
萬斯便是在這樣混亂又令人心碎的環境中長大。
后來,萬斯憑借自己的努力,先是以最好的成績,完成雙學位,只用1年11個月便從俄亥俄州立大學提前畢業,后又順利申請耶魯大學法學院讀碩士。
看到這里,這似乎是寒門出貴子的勵志故事,然而萬斯的背后卻有太多痛苦和掙扎。
他對自己的童年與家庭羞于啟齒,甚至別人問他母親的時候,他撒謊說母親是一名護士。
直到他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命運。
為了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萬斯做了這樣幾件事:
他找到自己愛的人組建了一個幸福家庭;他試著做了心理咨詢,即使他很抗拒與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談起這些事;同時,他還通過在圖書館查詢相關心理學資料,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納。
當他開始正視這一切的時候,他不再對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恥了,他在《鄉下人的悲歌》一書中寫到:“我父母的過失不是我的錯,我沒有必要再遮遮掩掩的?!?/strong>
有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
所以,萬斯救贖自己的辦法,是承認自己有一個不完美的童年。只有正視那些你瘋狂逃避的過往,命運才會因此而產生改變。
著名歌手張韶涵,也曾深受原生家庭的困擾。
15歲那年,張韶涵便擔起了養家的擔子,打工洗車、賣牛肉面、刷盤子……無論活兒多臟多累,為了家人她都心甘情愿、毫無怨言。
那時候,她到處參加歌唱比賽,只為賺獎學金給媽媽。
可是媽媽并不體諒她的不容易,沒有一句感謝,完全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
甚至張韶涵去國外治療心臟病時,張母卷走了她所有的存款,絲毫不顧及女兒的安危。
后來,張母又跑來問女兒要天文數字的贍養費,不給就說張韶涵“棄養”,還聯合丈夫造謠女兒“吸毒”......
一時之間,張韶涵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業一落千丈,心情也跌落了谷底。
她在接受采訪時,泣訴:“母女緣分已盡,無法強求?!?/strong>
可慶幸的是,張韶涵沒有因為輿論,一蹶不振,郁郁終生。
她也沒有在復出后,哭天喊地,博取同情。
在《歌手》舞臺上,提起過往,張韶涵熱淚盈眶地說:家人畢竟是家人。
那一瞬間,我們都明白,她放下了。
不是不想恨,不是不能恨,而是沒必要。
如今的張韶涵已經擺脫了吸血鬼般的父母,她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又何必還一直活在恨意里?
東野圭吾曾在《時生》中說過一句話:“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strong>
打好它的意思,不是拼命的和家庭博弈,和所有人對抗,而是如張韶涵這般放下。
放下不是逃避,放下才是救贖。
在《都挺好》近幾集的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蘇明成跟自己的和解,跟妹妹明玉的和解。
明成含著淚捏了捏妹妹的臂:“從小到大,我老是欺負你,讓你受了不少委屈,我特想鄭重跟你道個歉,對不起?!?/strong>
這聲“對不起”,明玉等了太多年。
家庭的溫暖,是明玉從小缺失的,雖然心里想著死活都不能和解,但是看到預告不得不承認,或許這才是明玉想要的,她希望得到親人的關愛。
《奇葩說》有一期辯論的辯題是:“遇到危險,伴侶逃跑,該不該原諒?”
辯論結束,馬東和蔡康永聊到“ 原諒 ”這個話題。
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接著說:那并不是原諒,而是算了。
明玉對曾經的傷害不一定是原諒,但她一定放下了。
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
放下,便是同自己和解,接受過去的自己,釋然面對曾經受過的傷。
放下,便是找回那個新的自己,從舊的枷鎖里脫離出去。
《都挺好》的編劇王三毛老師說得好: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