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愛好者,宋明清制度與文化愛好者1小時前
我們在了解明清兩代歷史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湖廣地區”、“湖廣總督”、“兩湖地區”、“兩廣地區”,這幾種說法之間具體有什么聯系?
從大部分朋友的知識和閱歷綜合來說,基本都能對“湖廣”這個名詞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即荊楚故地,今天的湖南湖北即為明清時期的“湖廣”,明以大致相當于今天湖南湖北兩省的區域置湖廣布政使司,清沿襲明制,置湖廣行省,后又分為湖南湖北兩行省,奠定了今天兩省的基本格局。
湖南湖北稱“湖廣“又稱“兩湖”,“兩湖”能理解,但是“湖廣”的“廣”字作何解釋呢?湖南湖北跟“廣”有什么關系?
這要從元明兩朝地方行政區劃設置沿革說起,元朝統一全國以后,設置了“湖廣行省”
,這個“湖廣行省”包含了南宋的“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廣南西路”以及當時還屬土司的黔地,取“荊湖”的湖和“廣南”的“廣”為名,因而全稱為“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另外說一下,這個“湖廣行省“含廣西卻不包括廣東,因為廣東歸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明朝推翻了元朝統治之后,在元“湖廣行省”的基礎上再設置“湖廣行省”,后又在洪武初年廢行省置“湖廣布政使司”,但這并不只是簡單的換個名字而已,除了機構設置之外,還有行政范圍的縮小。
新的“湖廣行省”和“湖廣布政使司”僅包括今天的“兩湖”,而不包括原來的廣西和黔地,但是“湖廣”這個名稱卻被繼承下來,元朝“湖廣行省”的“廣西”和屬于“江西行省”的“廣東”分置廣西和廣東兩布政使司,也就形成后來的兩廣基本格局(其實這一格局在唐宋就已大致成型)。
正是因為有宋元明清四代的行政區劃各種“說得清卻道不明”的沿革,導致了現代我們的一些誤解,比如清朝的“湖廣總督”經常會被認為是管轄兩湖和兩廣地區四省的一方諸侯,其實不然,湖廣和兩廣在明清已經是行政上不相關的地區。
簡而言之,可以這么認為,用今天的區域概念來解釋,元之“湖廣”包括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明清之“湖廣“只包括湖南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