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eanor Cummins
威利旺卡表示自己與該瑞士巧克力無關。
“紅寶石巧克力”創始人Barry Callebaut表示他們終于搞出了粉色的巧克力,能搞出來粉色是因為兩年前出了一種新品種的可可豆,然后一年前奇巧在日本推出了粉色的產品。但是這種粉色巧克力還是需要等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之后才能叫“巧克力”,而美帝人民已經翹首以盼80載,終于能在本土得見粉色巧克力真容了。
但Barry Callebaut是如何不靠人工色素搞出來這個粉色巧克力的依然是個大家討論的話題。制造商當然將此視作商業機密,但是業內人士依然試圖弄清楚這個秘密,接近真相。
常規的棕色巧克力是通過干燥和發酵可可豆直到可食用而制成 - 這是中美洲人民已經做了近4000年的傳統藝能。然后,將所得到到可可加熱成液體,分離可可固體和可可脂,然后將固體和黃油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固體越多,里面的巧克力味越濃。
2017年,Barry Callebaut的首席創新和質量官員Peter Boone告訴《衛報》稱,該公司從在科特迪瓦、厄瓜多爾和巴西生長的“紅寶石”可可豆中搞出了粉紅色巧克力(此前一直未被發現)。但巧克力制造商推測這些巧克力只是由普通但未發酵的可可制成,這種可可粉一直都有微妙的粉紅色調。
這也可以解釋這種網紅零食的不尋常的風味。據報道,Barry Callebaut將其描述為“天然漿果味,酸甜。”但是,在上海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品嘗過的記者注意到,這個產品缺乏傳統的可可風味。
新西蘭巧克力品鑒大師盧克·歐文·史密斯告訴當地一家新聞媒體說:“可可在發酵之前不是真正的巧克力 - 它是可可。未發酵的可可真的不怎么好吃,我想他們不得不加入大量的糖和牛奶以及其他東西來使味道更可口。”然而,Barry Callebaut只強調粉色,沒強調牛奶,我們尚不清楚這些巧克力是否如其所言。
FDA的流程可能會闡明這種巧克力顏色的秘密,但也許最好的證據是Barry Callebaut給歐洲專利局提交的2009年專利。該文件詳述了通過最短發酵(3天或更短),用酸處理產物和使用石油醚去除脂肪酸來制備“可可源材料短紅色或紫色”的方法。這種處理可以產生新的顏色或保留可能在生產中丟失的有價值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