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10:24
文化百科深讀書房
深讀書房是慈懷讀書+會員小程序的精讀欄目。深讀書房中的每一本書都包含“精華提煉”和“深度解讀”兩大板塊,本欄目是從“深度解讀”中節選的部分內容。
今天我們要讀的書是《別獨自用餐》,《別獨自用餐》告訴讀者:如何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建立自己的圈子,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并給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社交建議。
我們節選其中三個部分:(一)圈子的重要性(二)人際交往潛規則(三)你才是自己的貴人。今天我們來分享第二部分:人際交往潛規則。
想要了解《別獨自用餐》全部解讀內容,點擊文末圖片進入深讀書房收聽。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念念不忘朗誦
卡耐基說過,成功來自于85%的人脈關系和15%的專業知識。
你的朋友和圈子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高度,但在人際交往中,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很多人一談到人脈,第一反應都是如何通過人脈關系來獲利。但太有功利心,對于人脈的建立和維持來說反而是致命的。
將心比心,誰愿意結交每天只想著利用自己的朋友呢?不要總想著別人能為你做什么,多想想你可以為別人做什么。
《別獨自用餐》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法拉奇小時候在高爾夫球場當球童,接觸的客人非富即貴。但他不像其他球童那樣一門心思想著多要一些小費,而是盡心竭力為客人服務。
他會走遍整座球場,找到每一處果嶺,測試球在草地上滾動的速度和方向。
他的客人因為他的情報,在球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客人因此把法拉奇介紹給自己的其他朋友們做球童。就這樣,法拉奇結識了許多富人。
依靠這些客戶,法拉奇成功進入了“富人學校”,和許多富人的孩子們一同讀書,進入了上層社會的圈子,從此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這樣別人才會把你置于他圈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先伸出手。這樣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別人自然也不會拒絕我們。
真誠,就是做真實的自己
人與人,最舒服的相處莫過于用一顆心去相信另一顆同樣值得的心。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習慣性地去為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但這樣并不會讓別人想要親近你。
《別獨自用餐》中講了阿爾圖切爾因為真誠獲得人脈案例。
阿爾圖切爾是一位權威金融分析師。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完美,一開始就想方設法展現他的才華。但他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股票、金融和經濟方面的文章,瀏覽量并不高。
直到有一天,他真誠地吐露了自己的脆弱。他說自己征戰華爾街并不順利,不擅交際,總有一些人不喜歡他。
沒想到這則在訴說自己失敗的內容,讓他的博客瀏覽量可能上升了20000%。
阿爾圖切爾,因此得到了很多的機會,每天都有人打電話給他,想要與他合作。
往往“完美”會招致嫉妒和懷疑,催生距離感,甚至讓人對你失去信任感。
只要你恰當地把自己的性情、感受展現出來,就能與大家拉近距離,建立親密的關系。
真誠待人,好好聊天是最好聊天的方式,其實真誠和歸屬感是相互依存的,想要朋友有歸屬感,就要真誠。
一生太短,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了偽裝自己上。
和人相處,請時刻保持真誠。
簡簡單單,不玩心機,不耍心眼。坦蕩做人,誠心交友。
與人為善,請克制自己的壞情緒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與人相處,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壞情緒。
因為那些抱怨的話,那些流露出的壞情緒,家人聽了難過,朋友聽了擔心,對手聽了偷笑,還會讓自己喪失斗志。
作家獨木舟曾說:
不記得是從什么時候起,我不再在太多人面前宣泄我的負面情緒。
生活中糟心的時刻依然還有,但我慢慢發覺,自己消化掉這些,所獲得的經驗和能量要比傾訴和抱怨強大得多。
從前我依賴他人,如今我相信時間和我自己。
與人相處,和人交朋友,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他人當你情緒的垃圾桶。
遠離情緒陷阱,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一直在心里糾結,我們就成為一個愛抱怨的人。
無論是消極情緒還是積極情緒,都需要抽出時間進行適當的清理消化,擷取美好的,摒棄不良的,讓心態變得從容平和,有足夠的自信去迎接每一個明天。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嘗試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說話時,放慢語速,并仔細考慮自己正在說什么。
懂得利他,保持真誠,克制情緒。
人際關系是一門學問,需要好好經營。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用心實踐,一定能找到合拍的知心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