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這樣,反正今年我的朋友圈里,去新疆、內蒙等國內游的人明顯增多了。
結果今天一大早還看到BoF(時裝商業評論)的文章炸了鍋,說2019年上半年消費者在化妝品上的支出減。少。了。
今年上半年,美國20個最知名化妝品品牌中,18個品牌銷量均出現下滑,行業整體銷售額下跌四個百分點。
誰說“年輕人正在陷入消費主義陷阱”,實際上,他們絕大多數都把(勒)錢(緊)花(腰)在(帶)刀(過)刃(日)上(子)了好嘛!
就說口紅,曾經哪怕是根本看不出區別的阿瑪尼405(一只紅色口紅名字)和蘭蔻196(另一只紅色口紅名字),我都必須同時擁有。
YSL小金條最火的時候在國內買不到,我愣是發動了周邊所有出國旅行的小伙伴全球找。
然而到了今天,包里永遠放著的,卻只有一支能Hold住所有場合的MAC。
讓我洗心革面的原因有三:
一是經歷過瘋狂消費階段后意識到,口紅顏色再多,只有自己才能看出細微區別,別人只能看出來你擦沒擦口紅。
買買買的過程很開心,但激情一過,就只剩發配閑魚等轉賣。
二是年紀漸長,父母老去,生活壓力和不安全感與日俱增,想深造自己、投資自己的想法日益強烈,物質消費欲望不敢那么強烈了。
最重要的是,我終于找到了“錢到用時方恨少”的真正原因——揮霍無度。
我因此錯過了很多真正值得的東西,比如辭職追夢,出國留學,攢錢開店,等等。
每次遇上真用錢買大件的時候,總是感慨工資低、生活成本高,時運不濟,但真實情況還是因為自己花錢沒數。
這種錙銖必較的消費行為現在也被不少人自嘲為“貧民窟式”消費,但這種消費觀與其說是被迫削減,不如說是姆們開始主動進行價值投資惹!
錢是省出來的,不是賺出來的
攢錢使我快樂
@廣東廣州 90后 Icey
攢錢這件事情是會上癮的!
我家樓下的小賣部一瓶大怡寶賣3.5,步行20min的沃爾瑪超市只賣2.3,整整差了1塊2呢。
于是每個周末都不辭勞苦從沃爾瑪搬水回家。
@江蘇無錫 90后 匿名
去泰國玩,臨行前買曬后修護用的蘆薈膠,既沒天貓也沒專柜更沒代購,直接上閑魚買了用量還剩1半的二手,用完還剩1/4,回家又掛閑魚賣掉了。
原來65塊的東西,最后只花了15塊搞定。
@北京 90后 匿名
超愛吃的零食,被我發現了委托生產方,于是順藤摸瓜找到了這個委托加工廠的自有品牌,買來一試,味道一模一樣。
半價!
族群心聲:
一開始因為太窮了才省錢的,后來省錢竟然省出了快感,體會到媽媽去菜市場砍價成功,回家能念叨一天的成就感了。
我就是貧窮貴公子:
沒有強烈消費欲望
奢侈品加身并不能證明什么
@北京 90后 匿名
坐標帝都,職業碼農,年薪60w,全身上下沒有超過100塊的衣服。
1000塊的手機用3年了,一直沒換過,理發也沒超過30塊過。
@上海 90后 漁夫
說出來你們不信,我戴的表10塊,穿的鞋淘寶特賣的,10塊,衣服褲子全是我媽穿剩下的還都是地攤貨……夠了嗎?
@浙江杭州 90后 胖虎
月薪2萬,買衣服第一件事先看吊牌,最后選了條100多的還是覺得貴;能用拼多多絕不用淘寶;單位要發工作服,所以一個夏天就在蘇果超市買了兩件汗衫,一共50塊。
族群心聲:
純粹不喜歡消費,能掙不愛花;并不覺得花錢能提高生活質量;有些東西,我想買卻沒買,但是我知道自己買的起就行了,不需要買下它證明自己有錢。
小編o.s.:果然最強王者段位的都是低欲望組群么?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冷靜和氣場啊。
胸中有溝壑
把錢節約起來集中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廣東廣州 80后 匿名
之前小做一筆投資,盈利到賬一看,6位數。
想犒勞一下自己,準備去吃頓日料來著。
最后點了個最貴的燒餅套餐:王不套肥腸燒餅+酸梅湯,打完折15塊。
我必須匿名回答這問題,因為不想被人知道掙錢了,畢竟請客實在是太貴了。
@安徽 80后 雖然但是君
以前真沒有委屈過自己,只要是自己在意的東西,都在能力范圍內選擇最好的。
今年我的想法開始變了,開始在拼多多購物了,買能滿足最低需求的最低價產品。
@廣東深圳 80后 chordyoyo
深圳攢錢買房族一枚,父母是工薪階層,超級節約,不是農村出身,但節約得讓我心酸。
所以我也很節省,特別化妝品和吃方面,省到有時會像小時候一樣買面包皮,一袋面包皮可以當早餐。
購物嚴格執行“什么值得買”原則,不喜外食且從不浪費食物。
最大的花銷應該是學習、旅游、衣服。
族群心聲:
錢是省出來的,不是賺出來的,為了大件一步步攢錢的成就感,超滿足。
對于只有工資收入的上班族來說,積攢本金可以為以后的財務性收入打下基礎。
用時間掙來的錢畢竟有限,因為身體狀況會逐漸衰退是最大的限制條件。
錢生錢是也不是無限的,因為本金是最大的限制條件。
但是,增加你的本金比延長工作時間容易啊,為什么不存錢呢?
花掉的都是過去的,省下的是未來的。
江湖省錢妙招
助你走上省錢高峰
通篇看下來,本屆年輕人在貧民窟消費這件事情上的造詣實在令人拜服,有些方法真是讓人拍案叫絕,不得不分享出來,與諸君交流切磋。
@廣東廣州 90后 妹妹花蕉
大牌包包太貴了,買大牌的中古包包!同樣大牌,中古款更美更有氣質,還更便宜!偶爾淘到一些限量版,幾年前還不火,突然爆紅后,價格翻幾倍,可不就是投資了。
@河北石家莊 80后 匿名
口紅呀,不舍得買貴的,我就買孕婦可用口紅,避免廉價有毒。
@江蘇南京 90后 匿名
為了省錢,我和小伙伴組了個群,每周每月每季都有總結,一年下來看誰花的最多,花費最多的請吃飯。
寫在最后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我不是沒有物質欲望,我其實非常喜歡舒適享受,喜歡大平層,喜歡Ferragamo。我也很需要物質。
可是我最想要的不是一個包,一件大衣,一兩次出國旅行。
我想要的是一棟理想的住所,有品質的生活,一個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我覺得這段話大概說出了每一位在玩命搬磚給自己蓄能與此同時還自發選擇貧民窟消費的朋友的心聲。
我不是沒錢買好的,但我知道前方還有更值得的在等我。
不是我摳門掉錢眼子里去了,而是我知道生活,本質上永遠都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生活總是負重前行的,但遠方也是永遠值得期待的。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努力地“茍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