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個父母基本上都將孩子當做自己的心頭肉,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此對于孩子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完美的保護。
“媽媽我想要去踢球”“不行,萬一摔倒怎么辦”
“孩子不要碰刀具,萬一傷到了怎么辦,想要吃什么水果和媽媽說,媽媽幫你切”
“孩子,媽媽陪你去上學”“媽媽,我都初一了”“初一怎么了?萬一你一個人在路上碰到壞人怎么辦”
很多孩子在家庭中就被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都不用做,不能碰。同時也因為父母的擔心,不能交朋友,不能有自己的愛好等等。
為人父母,擔心孩子是天性,但是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過度保護卻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些保護讓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
在《媽媽是超人2》中,馬雅舒家的小女兒就是一個媽媽完美保護傘下的三歲還沒有什么自理能力的孩子。
不會上衛生間,不會自己穿褲子,而這也影響到了孩子讀幼兒園,最后被勸退。
之后為了能夠讓孩子重新上幼兒園,馬雅舒決定開始訓練女兒,但是最終孩子在女兒的撒嬌下放棄了。
對此馬雅舒的老公羅伯特就不贊同這種教育方式,認為這樣不能夠讓孩子養成獨立。但是馬雅舒卻認為,女兒現在不需要獨立,以后再說。
很多家長完美保護傘的初衷都只是為了孩子好,不想要孩子受到傷害。但是這樣造成的結果卻往往與家長為了孩子的理念相反。
看過一部電視劇《黑鏡》,在第四季第二集中,講述的就是一個在母親完美保護傘下的孩子Sara的生活。
Sara在三歲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走丟了,這讓母親非常的著急雖然最后找了回來,但是因為這次的經歷,讓母親非常擔心孩子,為了孩子的安全,母親在孩子的體內植入了一枚高科技芯片,這可以讓母親隨時看到Sara的位置,看到Sara所看到的景象,同時也可以將引起Sara不良情緒的景象過濾,給看到的畫面打上馬賽克。
比如一次外公突然心臟病倒下,Sara看到的卻只能是一片模糊。
對于這些看不到的東西,Sara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為了看到流血,甚至開始用鉛筆扎自己的手。
Sara的這些行為,也讓母親開始擔憂,于是,母親帶著Sara去看心理醫生。
醫生說,Sara因為母親植入的芯片和里面的過濾功能阻礙了Sara的真實感受,導致了Sara現在對于人類的情感理解和表達都不足。醫生建議母親關掉芯片的功能。
而失去芯片過濾功能的Sara突然進入了沒有了保護傘的生活,被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所迷惑。
而這一切,讓母親非常憂心,于是又再次打開了芯片系統,監控Sara的生活。最終,母親的監控行為被Sara發現,已經叛逆的Sara面對母親的監控終于爆發了,與母親發生了爭執,過程中,不小心打開了過濾功能。
Sara拿著筆記本不斷的砸著母親的頭,最后在偶然下關掉過濾功能才發現滿頭是血的母親。于是Sara扔下電腦,跑了出去。最后母親醒了過來,但是卻再也沒有找回自己的女兒。
父母的本質是為了保護孩子,但是這些行為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可預計的危害。
法國的醫學雜志《發展心理學》上,有研究人員發現,父母對孩子的充分保護,可以引發孩子行為上和情緒上的問題。
想要保護孩子最后卻變為害了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錯誤的完美保護方式。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狐貍的故事》,里面講述的一對狐貍生下一堆小狐貍,之后狐貍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盡心照顧,并教小狐貍如何捕食,最后在一個初秋清晨,將小狐貍都留在了外面。即使最后小狐貍找了回來,狐貍父母還是忍著痛將他們拒絕在了洞外。
難道是狐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狐貍父母知道,一直處于他們保護下的小狐貍以后是沒有能力在自然中生存的。
孩子終究要需要學會自己獨立,即使父母有再多的不忍心,不舍,都依然要適當的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成長。這樣以后即使父母離開了孩子,孩子也能夠有活下去的能力。這樣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