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北京寒潮來襲了,近 10℃ 的降溫讓人體感上極為不佳。去年冬天,也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寒潮,北京無數電動汽車趴了窩,其中不乏特斯拉這樣的標桿產品。
低溫和電動就是一對死敵,手機被低溫凍關機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電動汽車也飽受摧殘,冬季續航大打折扣。能不能熬過北方的寒冬,成為了檢驗主流電動車是否靠譜的一道必考題。
這道題究竟難在哪兒有必要簡單說一下:
1、鋰電池在冬季低溫環境下活性降低,正極材料活性物質在溫度越低的情況下就活性越差,電池可用容量大打折扣;
2、為了保證電池活性就要給電池加溫,目前常用的 PTC 加熱本質就是熱交換,就是先得給 PTC 加熱,能量哪里來?電池供電唄;
3、熱空調,車涼你也冷,除非你備著軍大衣,否則開空調制熱是必須的。燃油車的熱風來自發動機,電動車不管冬夏都完全依賴空調壓縮機,也是 PTC 的原理,并且空調的制熱效率實際上要低于制冷,所以更費電了。
綜上所述三點,可以說冬季低溫對電動車電池是處處不利,電池本來就身體狀況不佳,它還得干更重的活兒。
除了電池技術得到突破,保證電池的低溫狀態下的高活性,想要提高電動車冬季續航的最大的癥結就是空調。
威馬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看看空調在冬天有多費電。
實驗是這樣的,把一臺威馬 EX5 在 -7℃ 的環境里放置 13 個小時,空調開到最大,當車內達到 21℃時 ,再把空調設置到 23℃,這個過程空調一口氣吃掉了 14.53 度電,要知道車輛本身的帶電量也就五十多度…
業界有一種解決方案,就是應用熱泵空調,具體工作原理就不贅述了,你只需要知道相比傳統空調該方案能效比更高,也就是所謂的更省電。
我們今天講的 “野路子” 不是換熱泵,而是來自新造車威馬的一種解決方案。
熟悉威馬產品的應該還記得威馬最早推出的那個幾千塊錢的電池包加溫選裝項,原理并不復雜,就是車輛本身加裝一個柴油裝置,通過加注柴油來給電池加熱。這個選項一開始其實是給中國的北方用戶準備的,沒成想在威馬新推出的熱管理 2.0 方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柴油機的工作原理不變,但它的負責的功能進一步豐富,除了給電池包加熱,它還將承擔空調熱源的任務。一句話,柴油機協同壓縮機工作,提供車內供熱的最優解,解決到空調這個耗電毒瘤,這就是威馬熱管理 2.0 的精髓。
至于節電效果怎么樣,官方給到的數據說能實現了車輛冬季續航增程 20%,也就是提升 100 公里的 NEDC 續航。能耗方面,我們也作了簡單了解,大致上一臺威馬 EX5 冬季開空調一個小時能耗個 0.4L 油左右,油箱是 10L 的樣子、以現在北京的柴油價格計算,加滿一次的成本大概在 60 塊出頭。
粗略地看,60 塊換 100km 的續航,相比純電的成本來看絕對稱不上劃算。但相比充電省下的時間成本以及續航下降帶來的焦慮感,這六十塊的額外用車成本想起來又似乎沒那么虧。
但我有必要提醒你的是,這套東西選下來并不廉價。官網顯示,“電池包油電加溫+冬季續航增程系統” 選裝需要 9800 元,僅支持 520 版本選裝并取消原先 8000 元的油電加溫單一選項,而 400 公里版本只支持選裝油電加溫。
據了解,目前 520 版本已經是威馬 EX5 銷售的主力車型,工作人員告訴我現在電池包電芯全部由寧德時代提供。隨著這周 EX6 在廣州車展亮相,新車也將支持該套 2.0 的方案。
雖然小一萬的選裝價對于一臺 15 萬內的純電 SUV 來說并不算便宜,但考慮到冬季的行車體驗,選吧,別披軍大衣了。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