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權神授,神權黨授昨天 21:17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家文物局”
回望2019的中國考古,驚世發現不斷涌現,重大項目成果斐然。2019年,從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令人矚目,到中外聯合考古如火如荼,考古遺址公園十年建設成就顯著,中國考古已經成為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民族自信心以及我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支柱力量。
“考古中國”引領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2019年11月22日,有四個重大考古發現在手機上不斷被刷屏。當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發布了絲綢之路沿線四項重要考古成果。人們看到了甘肅天祝岔山村國內目前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渾王族成員墓葬,看到了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的完整清晰布局,看到了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發現的繪制精美的罕見壁畫、神秘的暗格和里面耀眼的金冠,看到了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出土的大量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學諸多方面內容的珍貴文書、木牘等文獻材料。2019年8月6日和5月6日,國家文物局還兩次發布“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公布“南海I號”保護發掘項目、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湖北荊州龍會河北岸墓地、湖北荊州胡家草場墓地、陜西西安長安區北里王漢代積沙墓、西安南郊焦村墓地等重要考古成果。
“考古中國”自啟動以來,通過對古文化遺址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提升考古在文物保護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不斷努力構建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和中華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體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動因、構成要素和發展規律以及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國家文物局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建設與人文交流,在“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框架下,組織開展絲綢之路考古、“一帶一路”中外合作考古、新疆和西藏等邊疆民族地區考古。正是在“考古中國”的引領下,原來被人們視為荒原的我國西部古代絲路沿線地區得以再現往日輝煌。
以“考古中國”為代表的具有高度課題意識的主動性發掘和研究項目,已經成為中國考古學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引領了中國考古學發展的方向,不斷深化我們對中國古代文明的認知。
走出國門,面向世界
——中外聯合考古方興未艾
近年來,中國的考古工作者不斷走出國門,到國外參加中外聯合考古,探尋世界古代文明,展現中國考古人的風采。2019年,我國開展中外聯合考古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共計46項,包括赴外考古項目38項,外國考古團隊在中國境內合作考古項目8項;延續性項目33項,新開展項目13項;涉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20多個國家,40余家國外科研機構、博物館、大學等。從蒙古高原、中亞、東南亞、南亞,到西亞、東非和東歐,直至古埃及文明和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核心地,都能看到中國考古學者忙碌的身影。2019年,中國赴外聯合考古工作緊密圍繞“一帶一路”人文交流主題,以中亞地區、蒙古國、俄羅斯等絲綢之路沿線為重點,積極與合作國開展考古調查、遺址發掘和專題研究,充分展現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物質交換、族群遷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動。各相關單位緊密圍繞“一帶一路”人文交流主題,服務國家大局,開展多學科合作,注重人才培養,保證考古研究水平,以學術交流帶動雙邊、多邊人文互動,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展現中國考古人的風采。中外合作考古已經成為我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方式。
良渚申遺成功背后的考古力量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這無疑是當年的一件大事,更是考古工作者幾十年長期不懈奮斗的結果。從最初的王陵、祭壇,到格局完備的城址,直至近年古城周邊大型水利系統的發掘,這一次次的驚世發現不斷刷新我們對良渚古城系統和良渚文明的認識。可以說,良渚古城遺址早期文明古國的完整畫卷,是由一代代考古人經過長期耕耘,由眾多的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的板塊完美組合而成的。通過長期的,有高度課題意識和針對性的考古工作,我們對良渚古城的認識才能逐漸成熟、完整和升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方能水到渠成。從這個角度來說,良渚古城遺址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考古工作者“挖出來”的。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不但是全世界對良渚作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證的認可,也是對中國考古學高水平的認可。以良渚古城遺址為代表的一批重要考古遺址已經成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十年耕耘結碩果
2009年,國家文物局發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2011年,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成立,每年舉辦一次聯席會議。2019年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事業發展十周年。十年來,我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事業蓬勃發展。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評定公布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面積達61萬公頃,另有67處考古遺址公園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事業之所以在這十年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是包括考古工作者在內的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廣大考古工作者長期默默耕耘在大遺址上,不斷為大遺址的價值闡釋提供強有力的學術支撐。在2019年10月舉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十周年慶典上,為包括考古工作者在內的15位長期奮戰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事業上的人士頒發“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十年杰出貢獻人物”獎,就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