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食代”(ID:foodinc),作者 小食代,36氪經授權發布。原文標題:《剛剛,恒天然CEO說疫情下世界已完全不同,但中國的星巴克和麥當勞給了他信心》。
“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傳播,恒天然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與以往是完全不同的?!苯裉?,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給出了這樣的最新判斷。
這家新西蘭乳業合作社在早上發布了2020上半財年的業績,跟一年前相比,成績單還算不錯;然而,眼前的新冠疫情,又給世界市場需求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讓這個全球乳制品貿易巨頭、各大食品公司首選的乳品原料供應商也不得不嚴陣以待——董事會今天宣布,決定不支付中期分紅。
小食代留意到,在隨后的業績會議上,Hurrell談到了更多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首席財務官Marc Rivers也在會議上就在華牧場出售進展以及減持貝因美股份等方面給出了更詳細的情況。
根據最新的介紹,恒天然前期推進的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兩塊業務的戰略復核目前已完成,其形容這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進展順利。
正在全球傳播的新冠疫情,無疑是眼下各界關注的焦點。小食代留意到,Hurrell也在業績會議一開始就被問到新冠肺炎疫情給恒天然餐飲業務帶來了什么影響,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他表示,2020財年中期業績也包括了今年1月,所以就該公司的餐飲服務業務而言,在1月份已經開始受到一點疫情影響,但他認為更多的是要看到未來預期。
恒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
根據恒天然官網信息,中國是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場,運營業務包括了牧場運營、乳品原料、餐飲服務、消費品牌等。恒天然在大中華的品牌包括安佳、安滿、安怡、安佳專業乳品專業伙伴和NZMP。此外,恒天然在中國設有兩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于河北省玉田縣和山西省應縣,共有 6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大約 3.5 億升牛奶。
“我們不知道中國市場恢復到正常狀態要花多長時間,但我很高興看到餐飲服務業務開始出現好轉跡象。星巴克和麥當勞在中國90%的門店已經重新營業,這給了我們一定的信心。不過,我們也已經將一些下行風險納入了2020財年下半年該業務的指引里?!盚urrell在會議上說。
他還表示,為了防止疫情對恒天然新西蘭工廠和供應鏈造成影響,該公司已經采取了許多必要的防疫措施來確保業務繼續順利運轉。具體包括:遵守新西蘭衛生部指出的所有必要預防措施,與新西蘭政府定期聯系以確保公司做到最好,以及包括限制面對面會議等防護措施。
在展望下半財年表現時,Hurrell在會議上表示,下半財年將面臨許多無法控制的風險,尤其是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需求的影響,以及新西蘭持續干旱天氣對收奶與潛在投入成本的可能影響等因素。該公司預計,每股收益指導區間維持在15-25新西蘭分。“我們的團隊深知必須持續發力,非常謹慎地應對下半年將要面臨的挑戰?!?/p>
恒天然在財報中表示,考慮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會影響下半年收益的不確定性后,董事會決定不支付中期分紅。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全球傳播的眼下,恒天然搭建的全球乳制品交易平臺也舉行了最新的一輪拍賣,乳制品價格下跌了3.9%,已連續第四次下跌。全脂奶粉的價格下降了4.2%,至每噸2797美元,這是一年多來的最低點。在其他產品中,脫脂奶粉下降了8.1%,至每噸2527美元。
事實上,疫情出現前,恒天然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報告期內6個月,恒天然的全球營收增長7%至104億新西蘭元,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總額為5.84億新西蘭元,高于上年同期的3.12億新西蘭元。
而隨著DFE Pharma和Foodspring兩大業務完成出售,恒天然上半財年削減了16億新西蘭元的債務。
我們再來看看上半財年恒天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情況。
Hurrell表示,上半財年實現的財務目標得益于原料業務收益穩定,以及餐飲服務業務不斷提升毛利,和減少運營費用等措施。
他在業績會議上表示,恒天然的餐飲服務業務利潤增長了9000萬達2.6億新西蘭元,主要得益于在大中華區和亞洲的烘焙、咖啡和茶飲渠道的業務都取得增長。
小食代了解到,恒天然大中華區餐飲服務部在2020財年上半年實現了雙位數的業績增長,大中華區銷量增長主要歸功于黃油銷售的回升以及市場的擴張。資料顯示,餐飲服務的利潤率也從12.7%增至17.2%,原因是得益于大中華區和亞洲的黃油利潤率的提高以及所有地區更高利潤率產品的增長。
“截至上半財年末,安佳餐飲服務業務已覆蓋全國350個城市,較去年同期新增65個城市?!?恒天然方面還表示,為了不斷拓寬業務渠道,安佳餐飲服務目前已進入餐飲代工廠、中式烘焙、中餐及火鍋等多個領域。
在消費品方面,安佳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全球首款兒童奶酪棒,恒天然旗下的母嬰品牌安滿也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推出高端孕婦奶粉品牌“倍御”。
而在原料業務板塊,恒天然旗下的乳品原料品牌NZMP上半財年與客戶合作開發了20多款新品,在大中華區新增客戶59家,在本年度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優惠關稅期間(FTA)的訂單量再次突破目標額。
經過10個多月的戰略復核,恒天然方面今天也公布了這方面的最新結果。
“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戰略復核,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也進展順利?!焙闾烊环矫娣Q。
根據對這兩塊資產的出售流程和戰略復核,恒天然還決定將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估值下調總計1.34億新西蘭元。其還對中國合資牧場進行了6500萬新西蘭元的減值,但同時強調將繼續挖掘改善這塊業務持續性績效的機遇。
財報顯示,上半財年該公司在華牧場的銷量增長了15%,毛利和息稅前利潤分別增長了2400萬和2700萬新西蘭元,主要得益于奶價提高和持續的成本效率。然而由于持續的動物管理成本,在華合資牧場的虧損增加,抵消了牧場整體盈利能力的提高。
小食代留意到,恒天然首席財務官Marc Rivers在業績會議上表示,目前尚無法對出售流程進行過多的詳細說明,但公司對于所有檢視的資產都執行了嚴格的流程,以確保能夠獲得該資產的最大價值?!拔覀冊缫验_始了這一流程,我們現在的(中國牧場出售)流程進展很順利?!彼f。
而對于被提問道為何上半財年再次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作出減記,他解釋,公司在推動出售流程時會了解到新的信息,并需要在資產評估時在賬面上加以考慮。因此公司在上半財年結束時,將其反映在了業績報告上。
據Rivers表示,目前整個中國牧場業務的賬面價值超過5億新西蘭元,這是基于當時了解到的所有信息給出的評估,目前出售流程仍在進行當中。中國牧場是合資企業,所以減值是針對恒天然在合資農場中的股份。
他還提到,上半財年恒天然全資擁有的中國牧場錄得了盈利,原奶銷售價格也有所上漲?!拔覀冋J為這是一項有價值的業務,只不過這不是我們在戰略上必須要擁有的業務。”
此外,在談到目前對貝因美股份減持進展時,Rivers說,公司的目標是慢慢出售在貝因美的股份,并已經取得了進展,上半財年恒天然在貝因美中的持股從18.8%降至了現在的15%以下,符合在中國交易需要遵守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