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0財年業績,阿里云年收入破400億元,比上一年度247億收入躍升62%,得益于業績的良好表現,阿里云估值上漲至770億美元。
從營收數據上來看,阿里云已經達到了新的里程碑,但讓人遺憾的是,即使財報如此亮眼,阿里云依舊沒有打破虧損的魔咒。
六年增長31倍,市值超兩個百度
財報顯示,2020財年內(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底),阿里云營收為400.16億元。對比歷史數據,2015財年阿里巴巴首次披露云計算營收,當年阿里云收入為12.71億元,到現在年度營收400億元,六年間增長31倍。
其中,2020財年第四季度內,阿里云營收達122億元,同比增長58%,環比大幅增長,單季度收入連續第二個季度突破百億大關。財報稱,主要來自于公有云和混合云的收入貢獻。
在最新評估中,摩根士丹利將阿里云估值上調至770億美元,約合5400億元。這一估值超過百度的2倍,在中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四。
資料顯示,在2020財年的前三個財季,阿里云的營收分別為77.87億元、92.91億元和107.21億元,合計營收277.99億元,三個財季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6%、64%和62%。
從另一方面來看,伴隨著阿里云的體量和規模越來越大,行業競爭逐漸加劇,阿里云的增速有所放緩。
此前,在阿里巴巴的多項業務中,云計算是增長迅猛的一項,2020財年前三個季度的同比增長率,均超過了60%,但本季度為58%。
財報中指出,阿里云2020財年經調整EBITA虧損人民幣1,414百萬元(199百萬美元),2019財年為虧損人民幣1,158百萬元。相應的經調整EBITA利潤率從2019財年的負5%改善至2020財年的負4%。
從第四季度來看,阿里云的虧損也在進一步收窄。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投技術、投新基建是阿里云的戰略重點,通過核心基礎技術和云基礎設施投入,持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
4月份,阿里云宣布3年再投2000億,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21個區域部署上百個云數據中心,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管理的服務器規模在百萬臺。再投2000億元,則意味著阿里云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規模再翻3倍。
與亞馬遜、微軟仍存在較大差距
阿里云做國內或者在整個亞太地區的領先優勢已經顯而易見。
此前,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于4月發布了2019年云計算市場數據,阿里云蟬聯亞太第一。份額上漲至28%,逼近亞馬遜和微軟總和。另據Canalys,阿里云中國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46.4%。細分行業中,阿里云在零售和金融行業市占率超50%。
雖然國內的騰訊云、華為云等頭部云計算廠商在或多或少的蠶食阿里云的市場,但這些廠商與阿里云的體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阿里云的份額已經從7.7%上漲至9.1%。
此前,亞馬遜、谷歌和微軟也接連發布了財報。整體來看,阿里云與這三家廠商的差距還是較為明顯。
具體數據上,亞馬遜本季度的云計算平臺AWS營收為102億美元,比去年猛增33%;運營利潤30.8億美元,增長了38.3%。亞馬遜方面表示,AWS的年化收入有望超過400億美元,其客戶包括Slack、Zoom和口罩制造商3M,后者在2月宣布與AWS簽署了合同。
微軟方面,微軟智能云業務板塊第一季度收入122.8億美元,增長27.2%。據悉,隨著許多公司轉向遠程辦公室工作,微軟云業務Azure的銷售額猛增了59%。
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 “在我們強大的商業云的推動下,本季度我們再次實現了兩位數的總收入和利潤增長。因新冠疫情影響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兩個月內看到了相當于兩年的數字化轉型。 ”
與此同時,谷歌云在2020年前三個月的收入為28億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26億美元,也略有提升。
全球市場來看,前三強云計算廠商AWS、Azure和阿里云在同一季度內,營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長,雖然阿里云的增長勢頭最為強勁,但從營收規模上來看,阿里云整年的收入遠不及AWS、Azure一季度的規模。
所以,長期來看,阿里云在盈利能力和營收規模上還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
此前,業內人士曾預測阿里云在本季度能夠實現盈利,但未能成真。不過,也有行業觀察者對虎嗅表示,按阿里云當前的增長勢頭,還是有希望在短期內實現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