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牽了手就能一輩子的生活,卻活在了一個上了床都沒有結果的時代。”
這個時代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往前發展,所有東西都在追求高效,戀愛婚姻也一樣。是時代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考驗,還是我們錯誤的判斷了自己和對方?
不可否認,婚戀對于新一代年輕人的考驗時代終于來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特別好的愛情,一個特別美好的戀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但是特別遺憾的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新時代的婚戀狀況正在受到不忠出軌問題的沖擊。
經濟的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婚戀形式的新發展新走向, 10年或20年之前,網絡還沒有像今天這么的廣泛,那個時候的生活狀態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我記得有次在外地旅游時在一個舊郵局店門口看到這樣一句話:過去的時光,很慢,車馬,都慢,一生只夠好好的愛一個人。
現在的時代其實是在追求快,賺錢速度快,加薪速度快,升職機會快,各種東西要變現都要很快。
以前那種一人一車一馬,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網上有一個數據調查說獨居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了趨勢。
有很多的購物需求是在滿足一個人的,一個人的餐具,一個人的生活用品等等,獨居時代已經慢慢開始浸染著以傳統婚戀形式為主的社會結構,這種新的形態與傳統的婚戀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沖突和妥協。
很多人已經不敢談戀愛了,不敢結婚了,因為我們害怕愛情會輕易地被不忠和出軌毀滅。很多人寧缺毋濫,既然找不到一個美好的感情,寧愿單著,也不愿意將就。
有網上調查證明,在2014年之后因為微信和陌陌等這些社交軟件,引發的婚外情的比例增加了20%,我們必須承認這個時代已經和過去的那個相對安全的單一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現實是這樣,那么落實到每個人對愛情婚姻的信仰,是否也該隨之發生變化?或重新調試呢?誰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既然躲不開,這就成了不得不去認真面對和思考的事情。
當你在遇到TA不忠的問題后,很多負面情緒會在第一時間爆發,被拋棄感,被欺騙感,自我價值感全面坍塌,這些情況將會接踵而至,甚至有些個體會出現一些極端傷人傷已的情況。
在我接觸到的很多的個案中,作為受害者談到他們的被出軌的經歷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氣憤的就好像遭雷劈一樣,也會有很多人談及被經歷背叛時,會有一種強烈的自我否定感。
比如說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好,不夠強,不夠比那個人優秀,才落得今天的地步。或是如果一旦知道對方是一個很爛的人,就像是對自己的一個巨大的侮辱,尊嚴遭到巨大的貶損。
親密與敵對往往交織在一起,出軌也許完全不是因為你不好或是因為婚姻中的無奈,平淡,乏味,或是因為溝通上的無力,使得對方開始尋求一種另外的疏解的渠道。所以其實完全與你的好壞無關。有些人因為吃醋背叛的事情,導致負面情緒泛濫,傷人或自傷。
曾經有一個富二代的男生因為捕風捉影覺得妻子有可能出軌,一氣之下就把這個女孩兒捅死了。還有個男生因為看到女朋友把和其他男生的合影放在床邊,醋意大發,一氣之下爭吵起來最后竟然失手從五層樓上把這個女孩從推下去了。
當然,這些都是特別極端的個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遇到,大部分人只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吵架分手,但卻不會因此而傷害對方至死。
但是如果你遇到你的伴侶戀人,對方的占有欲已經強大到不允許你和周圍的異性建立任何良好的關系,以至于會傷害你的時候,這就屬一種非常不正常的人格狀態了,要非常理智的離開這樣的人,要分清楚這是愛情還是占有。
有很多出軌的形態,不僅僅是因為某個情境,而是因為兩個人的情感發生了變化,這其實是一個復雜的事,涉及很多復雜的層面,不能單純就根據一個結果就單純的否定你自己。
你的心里要清楚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發生的緣由,才有可能學著用一些理智去面對負面的悲傷的情緒,要去把握好處理的尺度。負面情緒其實有很多心理疏解的渠道,有朋友和社會支持的渠道來去緩解,其實是無需過多地陷落在受害者的角色里永遠掙扎,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來尋求幫助。
不得不承認,男女在面對這個問題上,在自然屬性上本來就存在一些差異。
從男女生理和心理的天然結構上,確實會對這個情況產生一些不同的反應,這些不同決定了雙方不同的性態度。
《海蒂性學報告》以80年代美國社會為一個取樣的樣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對于性態度的迥異。日本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對整體亞洲男性也作了一些科學的研究。
我曾經的一個個案男性實際上一直有一段婚外情。在討論了很久之后,我奇怪地發現,他平時表達了很多在意妻子或家庭鎖事的同時,卻并沒有說這段婚外情對他情緒想法上的影響。
他后來告訴我,婚姻和性完全是不一樣的事情,這就好像一直吃紅燒茄子,可有一天突然想吃宮保雞丁,這和出去打臺球,喝頓茶,K歌是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有這樣想法的男性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他們看來似乎不無理由。
從縱向看婚姻制度的起源始末,在古代封建社會的男性會納妾或去花錢到青樓買春,從解放后到現在實現一夫一妻制,其實僅僅才不過幾十年的光景。
有一些男性頭腦中這樣文化的遺留仍然在,婚姻作為社會功能的存續者,不得不遵守,但是我的性和自由卻是不能被剝奪的。
婚姻法要保護我們的婚姻制度的,有社會責任,有社會賦予男性的責任。但情感呢?卻沒法保護。
從生理結構看,男性愿意把感情和責任截然分開在不同層面上。有些人可以做到心安理得,與一個女性上了床但不意味著我要愛他,僅僅意味著我在性方面的一種疏解和嘗試。
針對于這樣一種很典型的男性出軌的思路上,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女性在性這個問題上更傾向于愛性合一。我愛這個人才跟他有性,我不愛我的丈夫代表的是一種無可調和的矛盾,當我有了外面的心儀的人,我的心和性自然就給了那個人,這樣的性多是因為發自于肺腑的愛才會萌發。
與男性的性愛分開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不同,女性更傾向于讓愛和性完美地合二為一,女性往往會得到更大的情感滿足。
但事實就是,有一部分男性會把這個劃分的很清楚,因為他們認識到,如果把婚姻親情愛情性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困難的,婚姻的功能很有限,這樣的思路就造就了男女雙方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本質的不同。
那么,在面對對方不忠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究竟是應該換人,還是換思想?
這讓很多人在一開始面對這個突發情況時所產生的糾結和困擾,有些人覺得這些事情不能原諒,也有些人覺得這些事可以靠感恩和感化來彌補,希望被打破的信任可以在日后的努力中一點點再重建起來。
也許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關鍵是你做的選擇能不能真的適合你,你能不能操作。
人如果一生,從始至終只愛一個人也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但這真的像是一個烏托邦的夢想,因為很難實現,所以關鍵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活在瓊瑤劇里,你只能面對殘酷冷冰冰的現實,而不被這個現實所折磨所打垮。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個案里的故事。有一對夫妻中的男性出軌了,這個女性發現了她的丈夫出軌后,她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縱觀他們整個的婚姻狀態時,我發現在整個這幾年的婚姻里,他們一直存續著一些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這個女性實際上從小就遭遇到爸爸的粗暴對待和冷落,而且她經歷了很多人未曾經歷過的那種暴力。于是她發誓不要再經歷這樣的一種婚姻狀態。
她當時和這個男生在一起的唯一原因就是,想去體驗一個完全寵溺自己,把自己當作小女孩兒去養的人,而并是自己喜歡和愛的人。所以在一開始他們的相處時,男生傾其所有去討好這個女孩,把她當個小公主對待。
很遺憾的是,隨著這個丈夫的升職和成長,他開始漸漸不滿足于只把妻子當女孩小公主去對待。在他們發生了很多的冷戰和爭吵之后,這位男性發現了可以在事業上有共同點有契合度的,更成熟的女性會吸引理解自己,于是出軌的那個女性就出現了。
在很多的女性朋友眼里,這個男的也許非常渣,因為自己事業變好了就變心了。先把這些批判放在一邊,咱們來看看作為更重點的內容是什么,其實對于這位妻子,她的未來的選擇究竟是何去何從才是重點。
因為其實面對這個女性來說,她需做的不是換人就是換思想。如果換人,其實很簡單,她可以重新去選擇另外的男性,去重新建立一段婚姻,重新建立一個相對信任和美好的一個理想情感生活。但是因為她常年被這個男性在經濟上的支持,以至于她喪失了很多的女性的社會化功能。
就像馬伊俐演的我的前半生一樣。在接近全職妻子的情況下,重新逼迫地進入社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位女性在接受這個挑戰上非常糾結,非常痛苦,她內心有很大一部分不甘心,覺得想再去信任一次,冰釋前嫌。
而且這個男性實際上后來有了相當大的悔改。他愿意把所有的精力都收回來,去完善他們在前些年在婚姻中所有經歷的那些不成熟,完成雙方關系上的提升,但也希望在對方不再以小女孩的姿態存活,成長為一個更成熟的女人,雙方回到成年人的狀態。
但在后來的治療中,那個女性的心理創傷陰影非常大,她無法接受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事件,而且慢慢地分析以前種種的跡象,她也已經開始慢慢地否定了這個男性的整個人,終究還是想放棄感情結束這段婚姻。
在這個過程里,他們并不愿意重新塑造機會,使得雙方的情感關系恢復一個更成熟的狀態。因為信任的建立需要幾年或者十幾年,但是打破信任的這個關系可能只需要,幾分鐘就夠了。
所以這個女性作出了一種選擇,就是我不去換思想,因為我不能接受在這里面對我帶來的傷害感,尤其是對對方人品的徹底否定后,就更決定去換人。
其實所有的選擇都沒有問題,需要考慮的就只是后面的可操作性,因為換人所帶給你面臨的挑戰是需要重新應對一種新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以及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角色的轉變。那其實如果這些東西都可以很坦然地去應對那當然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覺得,或許人的成長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和空間里被培育的,更愿意嘗試在自己的婚戀中建立和培育出更成熟穩定的交往模式,那么很可能這段婚姻是能夠被挽回的,并不是會因為僅僅是對方某個行為而否定了整個情感交往過程。
就像我剛才舉的那個性愛分開男性的例子,就是如果性和愛是劃分的很清晰的,他會認為性只是我平常偶爾吃了一頓的飯,打了一個臺球那么簡單,作為他的伴侶實際上是是很有可能不接受這樣一種理念的,那很可能就無法再繼續正常的情侶關系了。
這非常現實,既不能接受又覺得不愿意去培養關系的話,終止關系當然就是沒有問題的。相反在更早的年代,比如一大部分六零后五零后的婚姻中,很多的夫妻是因為孩子的成長,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妥協的,而且老一代的人們普遍是性壓抑的。
這種睜一眼閉一眼的妥協的態度,而且相對于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對于當今的年輕人中來說幾乎不復存在了,他們不再眼里揉沙子,不再去容忍對方的某些瑕疵,出軌有自然也就可能就是零容忍了。
那么他們決定換人,換新的模式去生活,當然也是沒有問題的。在這個過程里,你不需要把自己價值感和自己的好否定掉,而是要盡量讓自己變成可以為這件事情負責任,即使分開了也愿意想辦法去努力應對自己的生活,甚至要接受以后有可能一段時間內可能遇不到相愛的人也沒有關系這件事,仍然能夠很坦然的接受現在所有的一切。
因為對方和我的理念婚姻和性的理念不一致而分開的,我需要讓自己的生活更自然更順暢的開展,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并不用去糾結。
因為在這個狀態里,很多人實際上呈現了不同的面貌,不同的思想理念,我們更需要的對把這些理念有一些非常深刻和清晰的認識。可以共同為婚戀的狀態作出決定,共同討論,達成一個共識的在婚戀關系,嘗試在分歧中看看還能不能就結果達成一致的狀態,能的話自然可以去嘗試,否則就只能解體。
兩種都是可行的,無論你去選擇哪一種,重點永遠都是選擇之后,對現有的婚戀能有一些清醒的認識和評估,對自己所付出的那份努力對癥下藥,也對自己將來的結果能有一種清醒的態度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