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我們都曾聽過或讀過《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富爸爸”教會了我們很多道理。但除了金錢資產的富有,精神財富同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一個愿意幫助他人、樂于分享建議、做人謙遜、勇于解決問題的人,才可以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富爸爸”。本文作者Tim Denning,原標題為“Robert Kiyosaki Acts like My Poor Dad — Not My Rich Dad”,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很多人都崇拜羅伯特·清崎。我曾經也是,但現在不是了。
羅伯特·清崎所著的《富爸爸,窮爸爸》成為暢銷書后,他一舉成名。這是一本包含了很多智慧的好書。在書中,清崎有兩個爸爸,其中"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工作者,工作非常努力,卻總是為錢所煩惱。"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于投資理財的企業家。清崎遵從"窮爸爸"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走過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通過創業和投資悟性賺到了所有的財富,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清崎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從此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書中,清崎以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窮爸爸"和"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只想著為錢工作,富人想得怎么讓錢為自己工作。
羅伯特告訴了我們這些道理:
不要為了錢而工作,要讓錢為自己工作。
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為別人工作。
你賺了多少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擁有多少錢。
獲得資產,而不是你認為是資產的負債。
發現機會是一項你能夠后天獲得的技能。
工作是為了學習新技能,而不是為了眼前的收入。
為自己花錢,即使這讓人不舒服。
這些道理都能讓人受益匪淺。你可以從羅伯特·清崎的原作中學到很多關于金錢的知識。
但我們今天看到的羅伯特·清崎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
在最近一次劉易斯·豪斯(Lewis Howes)的訪談中,我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羅伯特出現了。然后,我在Youtube上看了幾段有關他對當前全球經濟衰退看法的視頻,這讓我開始改變對他的看法。
羅伯特·清崎似乎變成了窮爸爸。
什么樣才是富爸爸呢?
羅伯特·清崎經濟上很富有,但是卻表現得好像過于精明。你可以變得富有,也可以變成一個精明到可怕的人。自食其力是一件好事,但幫助別人成功是真正的財富。
在Youtube上羅伯特各類采訪的整個過程中,他對每個人表現得好像過于精明了。他在交替著使用富人和窮人的標簽。他只是責備窮人的愚蠢,而不是用他所學的去幫助他們。這是看待金錢世界的一種幼稚且不成熟的眼光。
羅伯特·清崎很少給出自己的建議。
路易斯(Lewis):企業家應該投資股市嗎?
羅伯特(Robert):我不給建議,我也不會追隨巴菲特。白癡才會追隨巴菲特一起投資。
路易斯(Lewis):你投資最多的是什么?
羅伯特(Robert):我在2008年賺了錢。2020年,我會賺更多的錢,并且交更少的稅。
在路易斯(Lewis)和亞歷克斯·桑德斯(Alex Saunders)采訪中,我們可以看到羅伯特總是搪塞有關人們應該考慮投資哪些資產的問題。對于一個擁有金融教育公司、寫過一本關于個人理財的書的人來說,看到這樣的狀況,我真的很失望。如果你很優秀,但不愿意提供建議,那么表現得像個專家又有什么意義呢?
發現問題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每個人都是問題的發現者。對社會產生影響的是有拿出解決方案并能夠采取行動的決心。將問題層層疊加而沒有解決方案是沒有幫助的,提出問題后要盡可能多地提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會讓你的人生故事變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什么是“富爸爸”?
一個幫助別人的人。
一個共享建議的人。
一個謙虛的人。
一個善良和慷慨的人。
羅伯特的書成為了經典,但我們應該知道,一個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富有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好的老師。
本文來自翻譯,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