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往往長路漫漫,在你管不住嘴,也邁不開腿的時候,有沒有對小紅書上“躺著也能減肥”的分享帖心動過?而當你點進視頻,發現諸如“空中自行車”、“臀橋”等所謂懶人減肥法比跑步還累的時候,你有沒有盼望過光是思考就能讓自己變瘦呢?世界上有這樣一群科學家,就致力于研究真正不用運動的“燃脂大法”。
故事開始于1984年的世界國際象棋錦標賽,這場舉世矚目的國際賽事在經歷了5個月48場比賽后被迫叫停,因為當時的衛冕冠軍Anatoly Karpov在整個賽期內體重銳減了22磅(約10公斤),被另一位國際象棋特級大師Maurice Ashley形容為“看起來像死了一樣”。無獨有偶,2004年,國際象棋特級大師Rustam Kasimdzhanov也因比賽期間暴瘦17磅(約8公斤),最終遺憾退賽。
很多相關研究者對這個現象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2018年10月,美國一家心率測量的公司Polar通過監測發現,國際象棋大師Mikhail Antipov在一場兩小時的錦標賽中消耗了560卡路里的熱量。斯坦福大學的Robert Sapolsky發現,在一場國際象棋比賽中,選手的呼吸頻率是平時的3倍,血壓升高,肌肉緊張程度增高,一天平均能減輕兩磅(約1公斤)的體重。人們很難想象,為什么兩個人僅僅是坐在那里擺弄一些很輕的木塊,就能燃燒掉這么多的脂肪。
科學家們發現,和我們的“常識”不同,一動不動的腦力工作者們,其實也在消耗著巨大的熱量。
尤其是在高強度的競技活動中,緊張和焦慮是選手們體重驟降的“罪魁禍首”。獲勝的壓力導致他們心率加速,因此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供給必需的氧氣。同時,壓力也會影響選手的消化系統和睡眠,進而導致能量攝取和恢復的問題。就像我們每次大考前,考試壓力和突擊復習打亂的生物鐘使得我們很容易就感受到饑餓和疲憊,這時候如果還廢寢忘食必將日漸消瘦(當然如果因為壓力過大報復性進食還是會出現體重不降反升的特例)。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盡管人腦的重量不足體重的2%,消耗的熱量卻能達到人體總耗能的20%到25%-每天平均消耗350到450卡路里,這使它成為了人體內最耗能的器官。杜克大學Doug Boyer認為,這是因為大腦和身體其他部分高度相連,如果大腦的體積繼續增大,將消耗掉更多的、身體無法提供的能量。
小貼士:大腦將氧和葡萄糖作為燃料,越復雜的思維活動會消耗掉越多的氧和葡萄糖。血液中缺少氧和葡萄糖會讓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而適當地補充含葡萄糖的食物-比如水果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們的操作記憶、注意、運動機能的效能和準確性,以及改善長期記憶。
此外缺水也會影響大腦信號傳遞的速度,同時影響肺部將氧輸送入血液的效率。但是過量的含糖飲料卻會帶來相反的作用,因為短期內大量的糖分攝入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造成反應性低血糖,臨床表現為頭腦昏沉、難以集中注意力。同時簡單的運動,比如原地蹦一蹦或者在走廊里走一走,也能夠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氧濃度。因此我們要攝入適量的葡萄糖和足量的水,并且適當活動,來保證我們大腦的正常運轉。
大腦中的能量消耗大多用于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和建立新的連接。渥太華大學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教授Claude Messier表示,解決那些難以用之前學習過的常規方法去解決的任務或者持續性變化的任務-比如學習一個新的樂器或者在一場激烈的棋類比賽中想出一種全新的走法,能夠提升大腦中信息傳遞的速度,甚至建立起神經元之間新的連接,從而消耗更多的能量。然而當我們熟練掌握某項技能之后,大腦只需要少量的能量便能完成這項工作。
盡管如此,深度思考等自主性活動并不是大腦活動中最耗能的,大量“在幕后(under the hood)”的被動性活動,比如心理壓力才是大腦成為人體熱量消耗排名第一的器官的主要原因。因此僅僅是短暫的深度思考不足以讓我們變瘦,但由于長時間深度思考帶來的身心疲憊(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可以。
總的來說,和我們一貫的想法不同,高強度的伏案工作者所消耗的能量不亞于一個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但長期高強度用腦往往會給大腦和身體都帶來不可逆的損傷。所以尤其是在需要大量思維活動的考試前夕,務必記得科學用腦,及時補充大腦工作所必需的葡萄糖和水分,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的作息和平和的心態,畢竟身材和一時的成績永遠沒有健康重要。
坐著不動也能變瘦?其實是我們大腦的飛速運轉在燃燒卡路里。而我們感知到的壓力造成的情緒變化也會促進能量的消耗。但是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看,小丘在這里要提醒各位讀者在進行腦力工作時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同時也要加以適當的運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