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8:21
華人號:中國文化說起詩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便是“唐詩宋詞”了,不得不說唐詩宋詞在中華文化長河中的重要地位。開心的時候來一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悲傷的時候嘆一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簡單的幾句放佛說盡了心中的無限故事,本來就是一些俗事卻變得如此的優雅如此的美輪美奐,讓人無比留戀那個才子輩出、文采斐然的兩個時代。但是,不只是唯有唐宋兩朝才有經典名詩詞,就在離我們最近的清朝仍然有讓我們無比神往的詩詞高手,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納蘭容若,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正是他的一首絕品詩,相信各位即使沒有引用過也絕對聽過。即使沒聽過,現在聽了也一定會感到驚艷。
習慣性的介紹下這位謙謙君子,他的幼年和開掛沒什么區別。先來看看履歷,小時候便聰穎好學才華橫溢,十七歲便進了全國最牛逼的大學“國子監”,次年中舉,想想范進真的無限唏噓啊。3年后也就是21歲的他已經是進士了,22歲因顯赫家世和不凡的才華被康熙欽點一等侍衛。期間寫詩作文,編書立言更是包羅萬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他的《淥水亭雜實》,里面有納蘭自己讀書的感悟和心得,是我們了解納蘭的重要依據,也能從中窺見哪個才華橫溢溫潤如玉的翩翩公子。
二十二歲的納蘭因一次偶然的事情而完成了人生的轉折,這一年他的妻子難產而死,納蘭悲憤不已,奮筆而下成就了后無來者就連自己都未能超越的《飲水詞》。這是一本詞集,幾乎都是納蘭的悼念亡妻的詞作,可見納蘭用情至深世所罕見,當世之人無不為之動容。而且詞句天然真摯,沒有刻意的浮華辭藻裝飾,倒是更顯得情真意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納蘭在當時也是倍受推崇,聞名遐邇。
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飲水詞》中一首絕品詩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先看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看到詩句是否似曾相識,讀完后是否有被驚艷到呢?尤其是前兩句更是被無數少男少女用來形容分別愁緒的座右銘。詞是幽怨的,是一個女子被薄幸郎無情拋棄的悲慘故事。前兩句寫女子自問自答,當初相識的時候多么甜蜜溫馨,為何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如今你變了心,卻還信誓旦旦的說這很正常。我們想象哪個畫面,一個女子淚如雨下的望著她深愛的那個男子,然后帶著哭聲說下這些話,是那么的不舍與悲傷,是那么的無助與失望。
后兩句都是引經據典對內容精神的豐富與升華,不得不說這首詞是后無來者的,即使宋詞也只能和它平分秋色。